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共和国“建”证人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9-03

“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1960年,有这样一群建设者转战天寒地冻的北大荒。经过三年艰苦奋战,大庆油田基本建成,结束了中国依赖“洋油”的时代。1970年,这群建设者又投身国家级战备炼油厂——荆门炼油厂建设,为我国能源储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峥嵘岁月里,“建”证了共和国摘掉“贫油帽”的历程。

一把瓦刀砌筑忠诚

讲述人:卢纪元(大庆炼油厂“建”证人,中建一局二公司原党委督导员)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1960年,我随家人住在北京鼓楼大街。一天,在建设部上班的父亲接到了支援大庆建设的命令,父亲同事跟我母亲说,“大庆的条件很艰苦,你跟孩子可以不跟着去”。但母亲说,“建设祖国还能怕苦吗?”就这样,我们一家人从北京到了大庆。

当时大庆条件非常艰苦,每人每天二两代食、每月补1-1.5斤油、每三天吃一次豆腐、每月发半斤肉。一个借来的牛棚,成了局机关办公、开会、吃饭、睡觉的场所,一个乱坟岗上搭起的地窨子,成了90多户家属的住宅。

面对全新的施工领域,我们经验不足、设备不全,加之近万名职工和家属经过数千里奔波,非常疲惫,施工、生活上的困难可想而知。运输工具不足,人抬肩扛小车拉,组成几十里长的接力运输一条龙;没有石化建设经验,领导干部、管理和技术人员就投师交友,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艺流程,借鉴机械工业建设经验,探索炼油厂建设规律。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1963年10月就有两套装置投产,以后做到了年年有投产,所有的装置都是一次验收合格,一次成功试车投产。

1968年,我参加工作,从老班长张凤来手中接过了这把瓦刀,成为了一名瓦工学徒,这是我投身建设新中国的开端。在之后的日子里,这把瓦刀伴随着我,从大庆炼油厂、大庆热电厂、武汉荆门炼油厂、东方红炼油厂……一路走来,我辗转搬家28次,但这把瓦刀,我舍不得扔掉。我觉得,这把瓦刀承载不仅是我个人的人生经历,更砌起了中建一局人的忠诚与坚守。

一台焊机焊牢脊梁

讲述人:张迎春(大庆油田“建”证人,中建一局纪委教育监察处原主任)

20世纪60年代初,我从上海安装技工学校考试毕业后,来到中建一局。大庆炼油厂工程的第一个重点是焦化厂的建造,主体工程是四个直径六米四、高度三十多米的焦化塔。赶上工期紧,大家在工地上干二十四小时不休息,真是大干快上的场面,非常感动人。

那时,国内焊接设备还比较落后,手工焊接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对每道焊缝都正反两面焊六遍,进度太慢了。为争取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毕业于天津大学焊接系的李忠带领大家搞自动焊接实验,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把自动焊接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六米直径的一道环缝,四十来分钟就焊接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五倍,经照相检查全部合格,质量优良,保证了四个焦化塔焊接吊装成功。中建一局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咱们中国人也可以搞自动焊接。

第二个攻坚战是四个焦化塔的塔架,高六十二米,分三段组成,每段塔架的拼装焊接都要每天上高下低来回穿插地施焊。我们那时候年轻,像猴子一样抱着铁架子仔细地施焊。焊完一框就往上爬再焊一框,干了一夜终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第二天,天塔架顶上插上红旗吊装,六十二米的焦化塔架胜利完成。

一个信念铸就坚守

讲述人:王德福(荆门炼油厂“建”证人,中建一局安装公司原工会主席)

我是中建一局的子弟兵。六岁起跟随父辈南征北战,从小就目睹了父辈们创业的艰辛。

1968年7月10日,我到中建一局报到,一待就是一辈子。70年代初,我所在的队伍“南下”建设荆门炼油厂。

荆门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喝的是鱼塘水,淘米、洗衣都是同一塘水。吃的是糙米、每天晚上加班夜餐是三两米饭或一个半馒头加两个咸鸭蛋。住的是竹席棚,与蛇蝎为邻、与蚊虫共眠。我的父亲就是走夜路时,被毒蛇咬伤,紧急送医才抢回一条命。

荆门炼油厂的几个工地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坳里,工地离住地相隔很远,每天都要沿铁路线步行40多分钟才能到达工地。夏天荆门的最高温度能达到40多度,工人们每天都要战高温、斗酷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

开工初期,没有自来水用,团支部书记王洪君就组织团员们,每天半夜手举马灯,下山坡到“猪皮河”为食堂挑水;没有理发店,会理发的同志就坚持在业余时间为大家理发;团支部还组织了学识图、学技术业余培训班,工长王兆持、周磊坚主动为大家讲识图课、预算课……那时工作、学习既紧张又艰苦。我们的一个信念,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建成荆门炼油厂。1970年12月,荆门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建成。

一双脚板踏出精神

讲述人:王玉明(荆门炼油厂“建”证人,中建一局老干部处原处长)

我们是经过三天多的长途跋涉,徒步到了荆门,受到在场领导和同事们夹道欢迎。现在,中建一局这种“长征队”的先锋精神还被荆门炼油厂赞誉为建厂精神,受到传扬。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970年1月13日,我们在大庆地区的职工整建制地调往湖北,承担“五七”炼油厂——荆州炼油厂的部分建筑安装任务。

1970年年初,荆门炼油厂建厂指挥部提出了“常减压五一吊塔,十一出油”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主要施工队伍力争,3月底前到达施工现场。我们到达襄樊后,发现从襄樊到荆门没通铁路,也没有汽车,当时就有人提出我们来一个“百人长征”队,徒步到工地,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响应。

1970年3月21日早上7点,早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军代表做了简短的动员,要求全体职工用三天半的时间跨越290公里的路途,我们全体队员群情振奋,纷纷写下誓言表决心。三天多时间,我们这支百人长征队,徒步完成调迁。

荆门炼油厂的几个工地都在深山中,不但每天上下班要翻山、过河,就连建筑材料很多都是人拉肩扛运进去的。“长征板车队”的青年突击队员步行几天,不分昼夜,鞋底磨穿了,脚上是一片片的血泡,硬是强忍疼痛,拉着板车从外地为工地运建材。

5月18日,荆门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破土动工;1973年荆门炼油厂胜利完工。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希望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建这支先锋队伍里,世世代代传下去,继续为创建美好强盛的伟大祖国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