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初心故事】吴剑旗:反隐身雷达的幕后英雄

文章来源:国资小新  发布时间:2019-09-10

编者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社会面貌、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巨变。这是亿万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力拼搏的结果。为向他们致敬,国资小新与国资报告将从即日起分批推出中央企业不同战线、不同岗位党员干部职工的“初心故事”。今天为大家讲述中国电科吴剑旗和“反隐身雷达”的故事。

‎2017‎年‎6‎月‎29‎日,在中国电科38所微波集成中心,吴剑旗正在专心致志处理芯片贴装问题

吴剑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科38所科技委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雷达分会主任委员。从事雷达研究近30年,重点研究反隐身防空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10多项,出版专著多部。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2018年“第三届杰出工程师奖”,被誉为“反隐身雷达领域的领跑者”。

中学时代的吴剑旗(最后一排右四)

吴剑旗是四川泸州二中1983级1班优秀学生。高考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泸州二中挑选优秀学生,他顺利考入北航无线电工程系,后又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

1990年,吴剑旗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工作。2012年考入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早年条件艰苦,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剑旗在宿舍里和大家讨论工作

年少挑重担 不成利剑誓不休

1988年,38所从贵州都匀搬迁至合肥,那时高学历毕业生非常少,研究生在38所是很受重视。工作不到一年,38所总工程师把研究生毕业的吴剑旗叫到办公室,交给他一项任务。吴剑旗便代表38所,只身前往西电找到牵头该项研究工作的院士,洽谈合作研究内容、分工等,他在充分消化技术资料、理清研究思路后,组织力量与西电联合撰写了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获得了科研主管部门的批准。

1992年课题正式启动,吴剑旗担任了38所和西电联合研究课题组的第一负责人,那年他26岁。作为雷达专家,近30年来,吴剑旗勇于创新、另辟蹊径,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韧劲,实现我国雷达研究由“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他领衔研发多型反隐身米波雷达,让祖国的蓝天云轻星粲。

走进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国电科38所,一座巨型的雷达首先映入眼帘

2014年,吴剑旗应邀在法国国际雷达会议做大会报告

2015年8月1日出版,吴剑旗著作《先进米波雷达》

2017年5月,吴剑旗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8年3月18日,吴剑旗以反隐身雷达总师的身份亮相央视《对话》栏目

吴剑旗正在聚焦难点疑点

吴剑旗查看元器件封装情况

吴剑旗主导研制的米波三坐标雷达亮相珠海国际航展

责任在肩担当在前  惟进步不止步

从二十五六岁成为课题带头人开始,吴剑旗就习惯了“挑担子”。“雷达科研,关系国防大业。我们的担子就是责任。这源于组织的信任,国家的需要,也是我的事业追求。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时刻冲在前面,作出表率。”吴剑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偏远地方的试验,他带头去,一去几个月不能回家;节假日加班,他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遇到危险的环节,他亲自上,确定安全了然后再让大家去做。吴剑旗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了每个团队成员。在二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瓶颈。

吴剑旗在学习

“走别人走的路,永远无法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一句朴素的“当好合格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诠释出吴剑旗拳拳报国之心。坚守使命,守望蓝天,吴剑旗带领的先进米波雷达创新团队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地扑在国防事业第一线,他们的任务是着力发展“看”的更远、识别更智能的雷达助推我国雷达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宋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