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中国华电六安公司徐俊:任务不完成 坚决不走人

文章来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10

【编者按】3月1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资央企力量。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扎实做好贫困地区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3月16日起,国资委网站推出“脱贫攻坚 央企行动”系列报道,聚焦中央企业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扶贫途径上的积极作为及成效。敬请关注。

 

舒城县金星村,曾经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前,金星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33%,建档立卡贫困户167户463人,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来自安徽华电六安电厂有限公司的徐俊,就是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大家习惯叫他“徐书记”。

华电的“徐书记”来了

2017年4月26日,还在担任六安公司副总工程师、安监部主任的徐俊突然接到组织任命,就此踏上驻村扶贫之路。

“我在电厂长期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年近五十突然转行去扶贫,我真有点不知所措。”回想起刚驻村的那段时间,徐俊感慨万千。“村里交通不便,一到下雨天,村路泥泞,这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手机也没信号,来到这里,就基本告别‘夜生活’了。”

“当你怀着满腔热血准备投入工作的时候,才发现是两眼一抹黑。驻村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村民对你的不信任远远超过预期,他们会觉得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是否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这让初来乍到的徐俊感到压力重重。

然而,就连扶贫工作队生活的地方也没给徐俊他们“好脸色”看,夏季蚊虫多到晚上房间不敢开灯,睡到半夜不得不起床打老鼠,就连毒蛇钻进屋内都是常有的事儿。不过,这些客观条件并没有让徐俊有丝毫退缩。

恰恰因为徐俊是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六安本地人,对于老区人民固然有着一份独特的情谊。去贫困户家“串门”时,徐俊总爱穿着一身华电工作服。他常说,“工作服上的华电标识承载着组织的使命,寄托着一份对老区人民的责任,同样诠释我的初心。平时跟贫困户聊天时,他们总能认得出来,‘哟,华电的徐书记来了!’这样我就很欣慰了。”

“拿下”镇长都放弃包保的对象户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驻村的头两个月,为了尽快了解村里情况及贫困户家庭情况,徐俊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每一道坎,用地道的本地方言与村干部、种粮大户和贫困户交流,拉近距离,了解致贫原因。他将每位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都详细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随身携带方便开展工作。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小本子上就记满了贫困户的困难和心声,村里的“家底儿”算是摸清了。

贫困户王德培、王德民二人均为独身,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大概是因为兄弟二人一直相依为命,所以性格是出了名的“孤僻”,也从不和村里其他人打交道。起初,徐俊偏不信,他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真心换真情。当务之急就是改变二位老人的“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现状。徐俊立即与村两委沟通,帮助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从老人起初的不信任,到顺利完成“旧貌换新颜”,两位老人慢慢打开了心门。

徐俊为了拉近距离,几乎每天早中晚都带领扶贫工作队来串门儿,嘘寒问暖,纷纷练就“厚脸皮”“强心脏”,利用帮助老人干农活砍柴的契机与他们“混脸熟”。2018年初,金星村突降暴雪,徐俊又第一时间为二位老人送去了保暖衣物、生活物品,还帮助清扫积雪。半年之久,老人终于彻底被感动了,含着眼泪拉住徐俊久久不肯松手。如今的王德培、王德民就连家里的存折放在哪都毫不避讳地告诉徐俊,逢人便称赞“徐书记人好,华电公司好!”

“就连南港镇长都放弃包保的对象户,都被你们拿下了,说明你们扶贫工作队工作做的实。”村两委干部也为徐俊竖起了大拇指。

“阳光存折”闪耀华电“金星”

金星村每一户情况徐俊都如数家珍,脱贫攻坚的大事小情全装在他脑子里,更是记在了心上。徐俊结合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了金星村产业就业发展思路“1+5”模式:“一大五小两条线,双线推进”。即一大:光伏产业发展为主,五小:以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制作、小经营为辅助发展。

精准扶贫,电力先行。作为扶贫工作队的“后盾”,上级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积极为金星村申请扶贫专项资金。最终由集团公司拨款的专项资金200.25万陆续到位。徐俊说干就干,先是与地方政府沟通,促成统筹统建(异地建设)120KW光伏电站项目建成投产,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年,60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000元/年。

徐俊并不满足当下的异地建设光伏,再次带领工作队“东奔西跑”。向政府争取指标、到发改委备案、与供电部门协调并网接入、和招标局协调招投标……过程中的种种,徐俊磨破了嘴皮子,每天在村部和市区之间来回奔波。功夫不负有心人,金星村240K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落地,预计增收20万/年。

“跑项目那段时间就像是回到了六安公司当时一期创业一穷二白的时候,这个光伏项目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终于盼着他一天天地成长起来。”正值盛夏,徐俊在整个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顶着烈日“旁站”监督,生怕出了半点差错。2018年6月23日,240KW“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首次并网发电。一排排“蓝板板”闪耀着华电般的“金星”。

自投产以来,金星村光伏电站每年上网电量预计22万度,累计创造效益35万余元。

“咱们现在不仅有光伏电站,还有富硒稻”。徐俊说,“我们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种出来的水稻就是富硒稻,比普通稻谷卖价更高”。2017年,金星村富硒稻种植项目正式批复立项,千余亩富硒稻的种植加工有了资金保障,贫困户们发展产业的势头更足了。

在充分遵循贫困户身体条件和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金星村通过设立公益岗、发放生活救助等方式将光伏收益分红给贫困群众,真正地使光伏电站变为贫困户的“阳光存折”。

如今的金星村依托光伏电站和富硒稻种植项目,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37万元,彻底解决了“穷家难当”的窘境,贫困发生率也从建档立卡前的9.33%下降到了0.63%。从实现“村出列”到助力“县摘帽”,徐俊始终保持“群众满意度100%”。

扶贫路上我们“疫”不容辞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金星村的田地上,六安公司驻点扶贫工作队又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出车”,一辆老旧小汽车、一个喇叭、一枚党员志愿者袖章就是他们的“抗疫武器”。

穿梭在偏僻的乡村小道,“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的宣传口号在乡间回荡。

为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金星村将90%以上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仅有少数为村民自种自用。农忙尚未开始之时,徐俊便早早地叮嘱种植大户春耕时同样得戴口罩、测体温、分散作业。

“舒城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一直保持‘零疫情’的好成绩,金星村也早已实现脱贫,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春耕时期更要注意疫情防护,我们绝不能因为疫情出现返贫情况。”徐俊在支委扩大会议上一一谋划着春耕等事宜。

当前,金星村所在南港镇扶贫车间、扶贫驿站和产业扶贫基地复工率达到100%。为进一步减少疫情对村民的生活影响,扶贫工作队广泛宣传招聘启事,积极推动村民就近就业,截至目前推荐至舒城胜利精密公司就业,合格录用达23人,其中贫困户6人。

扶贫还在继续,落日的余晖散落在田埂上,那句“扶贫任务不完成 我们坚决不走人”的铿锵承诺镌刻在田间地头……

 

点击图片 直达专题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