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中国铁建:扶贫车间助力深度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者按】3月1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资央企力量。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党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扎实做好贫困地区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3月16日起,国资委网站推出“脱贫攻坚 央企行动”系列报道,聚焦中央企业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扶贫途径上的积极作为及成效。敬请关注。

 

“我刚来的时候,弄陈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在上林县倒数有名,每次县里组织开会,我只能躲着领导坐到角落;现在好了,依托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援建的扶贫车间,2019年村集体年收入将近40万元,位列全县前茅,弄陈终于成功出列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开会的时候我也可以放心地坐在前排了……”刚到村委办公室,弄陈村第一书记闭国储就迫不及待地向来自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华南公司南宁事业部的同志们介绍起扶贫车间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听说弄陈村实现脱贫摘帽了,也想去看看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的情况,该事业部三名同志近日再次来到了结对帮扶的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弄陈村。

精心定制“造血”脱贫模式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弄陈村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资源稀缺、贫瘠,属于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村,是南宁市5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644亩,其中桑地占500多亩,无水田,人均耕地只有0.64亩旱地。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为桑树、玉米,主要收入以种桑养蚕和外出务工为主,部分散养牛羊猪为辅。2016年,村集体收入为零;2017年村集体收入2.69万元;2018年为8.4万元;到了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近40万元,三年时间增长了十几倍;贫困发生率由两年前的33%降低到了目前的0.71%,成为全县当年脱贫村贫困发生率最低的一个村。这一切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底,南宁市出台政策为弄陈村脱贫摘帽找到了一位“帮扶伙伴”——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

“种植、养殖项目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但容易受到市场、天气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不强。”“完善道路、村容村貌等,虽然可以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但并不是当前村里最急需的……”面对各种选择,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经过深入调研,在诸多方案中确定了“飞地经济”模式,出资200万元在距弄陈村约6公里的中可社区援建了一座2500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厂房——扶贫车间。项目以产业帮扶的方式,为弄陈村“造血”提供长久动力,在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以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弄陈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提供助力。

弄陈村扶贫车间项目全景

“项目契合国家倡导的‘扶贫车间到田间地头’的模式,风险低,见效快,带贫效果十分显著,不仅给弄陈村村民带来就业岗位,更激发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扶贫车间建成后,通过引入适合当地发展,有效带贫的企业进驻,让资源匮乏的深度贫困村发展大产业成为可能,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偏远小山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回想起建设扶贫车间项目初衷时,闭国储感慨万千。

扶贫车间让大家都“动起来”

扶贫车间在2019年6月建成后,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广西上林今井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进驻,年新增工业产值2000万元以上,年创税收约50万元;通过厂房出租使弄陈村集体每年获得近30万元的收入;通过大量用工,为贫困户提供众多就近就业岗位……目前,生产车间用工就超过90人,仿真花最后一道组装工序还可以外发到村到户,为弱劳动力提供居家就业机会,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扶贫车间全面复工生产

“在这里干活可以增加不少收入,还可以不用到处奔波,能留在村里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当然好啊!”蓝美芬是弄陈村本地人,在扶贫车间工作的她告诉我们,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而丈夫又常年在外务工,所以她必须留在村里照顾家人。到扶贫车间工作,可以让蓝大姐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带来一笔收入贴补家用,这对于她和村子里的众多姐妹来说,是个一举两得的选择。

同时,扶贫车间还大力推广外发生产,将半成品集中到村里的外发点,由农户们利用闲余时间手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村民们可以一边干家务和农活,一边兼顾仿真花的组装工作,通过“外发生产”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

覃大姐的“仿真花生产外发点”

覃彩艳大姐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现在她的小卖部也成了村里的“仿真花生产外发点”。覃大姐带着我们参观她的“外发仓库”,她告诉我们,这里平时供村里的乡亲们一起组装仿真花,大家一边工作一边聊着家常,这样轻松就把工资给挣了。

蒙阿婆和尚未开学的小孙女一起在家制作仿真花

今年80多岁的蒙英才老人也是其中的一位“外发生产员”。蒙阿婆家境贫困,她与儿子还有年幼的孙女相依为命,平日里依靠儿子做些零活换钱。这个家庭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他们只能将家里的一小块地租给他人耕种,换取每年仅1000元的租金收入。在闭书记的帮助下,外发点将仿真花半成品交给阿婆在家加工,好让她换些钱补贴家用。当南宁事业部的同志和闭书记拜访蒙阿婆时,她正和小孙女一起组装着仿真花。蒙阿婆操着一口当地的方言,虽然很多铁建的同事不大听得懂,但从她笑盈盈的样子可以看出,扶贫车间和“仿真花外发点”让原本在家“无能为力”的她,也得到了快乐和劳动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在疫情期间顺利恢复生产并给大家提供收入来源,扶贫车间专门增设了“生产外发点”。通过发放仿真花半成品给员工及附近村民在家加工,既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大家的健康安全,也解决了乡亲们因为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缺少收入的难题。

扶贫车间出产的“新弄陈”

“闭书记,你们看看,这是3D打印出来的,我打算把这技术引入咱们的工厂,用来生产仿真花!”闭书记带着铁建的同志们刚一踏进扶贫车间的办公室,广西上林今井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板石永喜就兴高采烈地向大家展示起他准备引进的新工艺。石老板是地道的上林本地人,因为家乡非常贫困,他和家人为了谋生,很多年前就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过多年的打拼,他终于在广东惠州建立起一座仿真花生产工厂,还将生意做到了国外。他告诉从南宁来的客人,以前逢年过节回到家乡,看到生活还很困苦的父老乡亲,他很想为乡亲们做些什么,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帮助大家真正富起来。

“石老板,咱们弄陈村打算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有没有兴趣回来看看?”2018年的一天,刚刚和外商谈妥一笔生意的石永喜,接到了闭书记的电话。在外多年的他心里一亮,咱们弄陈村虽然位置偏远,但如果有现代化生产车间,或许同样可以“复制”一座仿真花工厂。一想到这应该是个把红红火火的生意带回家乡的机会,他立马就动身赶回了弄陈村。“你瞧,石老板,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就是在这里给我们无偿捐建三栋生产厂房,我们要打造一所扶贫车间!”闭书记兴奋地说道。石永喜听着扶贫车间的规划,看着即将建成的厂房,想着迁回工厂的计划,这不正是自己为乡亲们做事的好机会吗。2019年6月,随着扶贫车间正式落成,广西上林今井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也进驻了这座属于弄陈村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并签订了10年的租赁合同。

扶贫车间成为企业帮扶深度贫困村的亮点和名片。(摄于2019年)

“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虽然当前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但之前接到的订单就已经排产到了今年6月份,我们正全力复工生产。”石老板向来访的人群介绍着目前工厂的生产情况。据他介绍,随着厂子生产规模和知名度逐渐扩大,许多原本打算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现在20-30岁的青壮年员工成了厂里的主力。“有稳定的收入,又能在家照顾家人,不管是我还是他们,谁还会远离家乡呢。”石老板看着逐渐壮大的员工队伍感慨道。“是中国铁建房地产捐助的扶贫车间让我‘回家’,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一定要和乡亲们做好咱们的工厂,大家一起致富,一起为弄陈做贡献!”石老板满怀信心地告诉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村里还计划以扶贫车间为总部,在上林县各地多开设一些外发加工点,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致富。

扶贫车间自动化的生产设备

“想不到扶贫车间也可以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在深度贫困地区不但建起了现代化的扶贫车间,还引入了数控机床这种先进生产设备,了不起!”“这是最接地气的产业扶贫项目……”如今的扶贫车间以其现代化的建设标准和显著的带贫效果,成了当地企业帮扶深度贫困村的亮点和名片。人们在扶贫车间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厂里的工人们正全力以赴地进行生产,厂外还有很多人在等着领取半成品回家组装加工,街上的餐饮店主们更是忙个不停……扶贫车间的里里外外,好像都在为每一位关心他们的人讲述着弄陈村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新成果,以及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踏上振兴弄陈的新征程

“我和石老板合计过了,今年要进一步利用区位条件,发挥成本优势,推动扶贫车间提高产能,打造成一个包含仿真花机器、模具到系列仿真花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全产业链条生产基地,争取为上林新增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还要加大扶贫车间外发点布局,设立更多分车间,扩大村里加工点的生产能力,把外发范围辐射到塘红、乔贤、镇圩等乡镇村庄,解决部分弱劳力收入难题,给更多人提供就业……”透过闭书记滔滔不绝地“描绘”弄陈新变化,在场的人们看到了弄陈村和她的儿女们用智慧和汗水,共筑美好家园,共圆“振兴梦”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