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中核集团丁常力:翻越4298米大山 在青藏高原驻村更“助村”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26

2020年2月28日,四川省公布雅江等脱贫县脱贫摘帽名单。看到雅江二字,从四川宜宾“逆行”回到雅江的扶贫驻村干部丁常力开心得像个孩子。

视频电话里,丁常力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驻村以来推进定点扶贫的工作业绩,渐退的发际线,斑驳的双鬓,黝黑、泛着高原红的脸上写满了真诚和希望。你会惊讶于半年前还是白白净净的中核建中机关青年,竟能如此快转换好角色,将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燃烧无悔青春点亮扎日村

2019年,得知中核建中选派的四川省雅江县扎日村挂职驻村干部已驻村期满,需有序轮换。丁常力第一时间向单位领导汇报,征得同意后当天就向公司党委递交了报名表,申请成为一名驻村干部,做过这些他才向父母和妻子提及此事并争取了他们的支持。

宜宾距扎日村530余公里,受地理环境影响,路况条件复杂多变。第一次去扎日村,天还未亮丁常力就从家里出发,乘坐大巴车穿过海拔3400米、全长8600米,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的二郎山隧道,再翻越海拔4298米的康巴第一关——折多山,汽车七扭八拐,走来将近10个小时到达康定县城,随后再转乘面包车颠簸5个小时才到达。此时他才深深的理解“望山跑死马”的绝境和李白诗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这个远离城市的山村,海拔3700米,是典型的藏区半农半牧村庄。“房子破,卫生差。全村一条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扎日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丁常力每天翻山越岭几万步,挨家挨户走访摸排,一连几个星期,几乎“泡”在村子里。他边聊边记录,记了满满一大笔记本。晚上回到住处,打开密密麻麻的案卷,让他倒吸一口凉气:75户380人,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多少次头顶一片月,敲开老乡家的门。但我深知,干实事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他在这里扎下根、安下心,为脱贫致富想法子、找路子。

战“疫”战“贫”两不误

春节前安排好既定工作,丁常力返乡过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在全国蔓延。丁常力火速回到村里,在八角楼乡党委、政府和扎日村“两委”的指导和配合下,走村进户为大家宣传科学防疫的措施,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并结合实际情况有条不紊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由于学校推迟入学,丁常力坚持“停课不停学”。他重点走访了家中有学生的贫困户,第一时间掌握他们是否可以正常上网课。但是,扎日村只有一根网线,且4G信号达不到网络教学传输速度,而无线网络是孩子们网上求学的唯一途径。丁常力立即购买了一台路由器,提供全天24小时无线网络,确保孩子们的网络课程学习正常进行。他还当起了“网课辅导员”,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如何打开无线网络、进入空中课堂,并帮助小学生将课程安排一项项记在纸上。

眼下,正是春耕时。扎日村集体经济蔬菜阳光棚因气候原因棚体风化严重,需立即进行维护。土墙钢架结构的温室大棚有1000平方米,里面种的蔬菜是村民们自给自足后的基本生活来源。丁常力跑田头,进农家,和村民商量制定修补维护的方案,他先后4次前往雅江县城把阳光棚搬运回扎日村。针对大棚受到的不同程度损坏,采取了内部钢管加固、填充黄泥、加固挡板、更换棚体等办法进行修补。此外,他还积极引导村民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避免密集式劳作,把群众的干劲凝聚到谋发展、稳脱贫、奔小康上来。

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

脱贫攻坚不弃一户,不落一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扶贫人的要求。即使扎日村已全部脱贫,但还是有不少村民收入少、生活困难,防返贫一刻都不能放松。坚持一户一策帮助扎日村脱贫致富,是上任后丁常力一直坚持的思路。

村中有两户村民双贵和吴友友,他们住的砖瓦房因地理、地势环境限制,海拔均在3300米左右,又遇2018年山林火灾、泥石流次生灾害影响,桥梁垮塌、道路损毁,生产、生活、交通需沿河绕行数公里或直接蹚河到岸,严重影响到周边5户村民、2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脱贫奔康的脚步。

丁常力会同驻村工作队队员,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计划为双贵房屋处附近沿河建造一座长12米,宽2.5米的钢架桥;为吴友友房屋处修桥补路,建造一座长6米、宽2.5米的钢架桥,平整、加固相关道路路基和路面。

转身就干,丁常力向公司汇报后申请了资金,与村支委做规划、写申请、了解公路修建难题、实地勘探地形、联系供货商……风风火火一顿操作,道路修建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提上了日程。工程于4月开工建设,将彻底解决村民出行等难题。

去年,丁常力在走访中发现12岁的先天聋哑儿童罗让登则,家里还有3个妹妹,家境虽然困难,但他从小非常懂事,学习刻苦;贫困户孩子伍斤,全家仅靠领取低保金来维持温饱。他们的学习、成长一直牵挂着丁常力的心。丁常力主动为他们进行爱心捐助,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亲友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丁常力还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以后再考一个好大学,将来回报社会。

尽心谋长远,未来更可期。

“驻村是为了‘助村’,扶贫干部不是一个光荣称号,而是一份职责和使命。”丁常力说。下一步,他将进一步落实正在建设的工程,着重抓好产业扶贫项目,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但是一颗热血的心才刚刚开始,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正向我们走来。

 

点击图片 直达专题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