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最初的梦想——记航空工业成都所2019年度劳模张华靓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6-10

伴随着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枭龙”飞机某型号像离弦之箭在跑道上疾驰而去、腾空而起、刺向苍穹,在空中干净利落地完成一次起落架收、放动作后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首飞。

航空工业成都所科研管理部“枭龙”办副主任张华靓和现场所有人一样,脸上洋溢着收获成功的喜悦。2019年接近年末的这一天,张华靓注定终生难忘。

干一行爱一行

多年前,正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的张华靓为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一则消息热血沸腾——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成功首飞!即将毕业的他,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到设计研制该型飞机的成都所工作的决心。

从本科到研究生,随着在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航模制作、参加各类比赛、参与课题研究等,张华靓越来越喜欢航空这一领域。毕业季,他精心制作的简历只投向了一家单位——成都所。

2011年4月,张华靓如愿以偿到成都所报到,进入一部战术性能与工程发展研究室,这是当年宋文骢总师亲自设立的专业。在这里,知识的更新速度超前,对数据的严谨细致程度极高。张华靓感到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见与所想捉襟见肘。巨大的压力激发了巨大的潜力,他强迫自己多听、多问、多练、多积累,如海绵吸水一样尽可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014年3月,基于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人特点仔细评估和分析,张华靓选择加入科研管理部十号办。岗位的改变带来的是管理知识、研制流程、处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各项挑战。他承担的工作是主管售后管理以及部分专项科研,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大的压力让他经常夜不成寐。一方面是来自自身和岗位的要求,需要尽快融入工作,加快学习;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当时正是新型号交付部队的初期,需要处理和协调的事情繁杂、头绪很多,对进度和结果的要求也很高。面对困难,张华靓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渐渐地,他不再是科研管理的“小白”,工作起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游刃有余,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

2016年,张华靓担任“枭龙”办副主任,更侧重项目综合性策划及管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张华靓也愈战愈勇,干一行爱一行的他,在一个岗位就投入一个岗位,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拓宽新的领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提升新的能力,也不断收获新的成果。

越是艰难越向前

2019年对于张华靓来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任务饱满工作繁重,尤其是“枭龙”某型号设计鉴定和“枭龙”某型号首飞两项主要任务都压在了年底。

围绕着这两条主线的工作异常繁多,一边是两地试飞、成品鉴定、试飞结论获取、设计鉴定工作策划,一边是试制、试验、状态与质量审查、首飞工作策划……

7月25日,“枭龙”某型号交付总装。进入总装以后的几周内,机上的工作安排与人员和资源的配套出现不协调,同时前机身几个舱位在线束、导管、成品协调安装上出现反复。眼看着计划首飞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张华靓心急如焚。他说服自己冷静下来,和项目办的同事以及研究部的人员几乎天天“泡”在现场,一轮一轮耐心协调,组织设计人员与工艺人员同心协力、共想办法。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他都制定了细化到日的目标,当天问题不过夜,哪怕是工作到后半夜也要争取处理完后再离开。

这期间,张华靓还设法打通了机上快速实施更改的流程通道,保证设计方案及时落实,缩短处置时间。就这样,他和各个研究部的主管紧紧盯住大节点、小细节,不舍昼夜、倾力付出,每天完成小目标,最终水到渠成地迎来了首飞这个大目标。

“枭龙”飞机某型号安全着陆后,巴基斯坦空军人员欣喜地主动和张华靓以及项目办同志拥抱道贺,让他深深感受到来自用户衷心的信任和褒奖。

“多付出一点是对自己的锻炼”

“枭龙”飞机从项目策划到实施,不论是问题,还是保障资源,抑或费用,都需要自己完成和推动,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枭龙”项目“主动作为”的精神。

一边是“枭龙”某型号首飞,一边是“枭龙”某型号鉴定,两重压力的叠加并没有压倒张华靓。他冷静分析形势,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针对实际情况,张华靓在故障处理速度、机上工作具体安排、成品保障、流程疏通等各项工作中下功夫,将飞机尽可能保持在可飞状态,以使其具备见缝插针完成试飞科目的条件。同时更多地将问题及时上报,以便成都所领导组织从更高层面协调。

“从项目管理角度,首先把计划做到位,把所有的细节监控到位,找到真正受制约的环节,把问题追到底。”通过“枭龙”某型号鉴定工作的实践,张华靓在项目管理上又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回首2019年繁重的工作和沉甸甸的成果,张华靓感受颇深:“目标往前看都是挑战,往回看就是很多收获。”一种是看得见的,比如集团1号文任务以及所里制定的任务都顺利完成了;另外一种是看不见的,越是在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越是考验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这一年的拼搏中,“枭龙”这条线上的每一位人员都非常敬业,大家目标一致,相互信任,在这个团结的集体里令他感到尤为幸运。

“张华靓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超越多数同龄人的责任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他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不放松对技术的学习,体现出一位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张华靓都得到了科研管理部主管“枭龙”飞机研制的副部长杨曦的充分肯定。

热爱做桨,勤奋做帆,在前进的道路上,张华靓始终保有最初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坚定地一直向前。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