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冯振波:扎根一线 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6-19

200余座变电站、6000多个铁塔、5000多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这是他的工作岗位。34年来,他在崇山峻岭间维护设备,在百米高塔上挥洒汗水,在创新工作室里攻克技术难关……他就是国家电网福州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带电作业一班班长、共产党员冯振波。

冯振波,从一名一线工人成长为国家电网生产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和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金牌带电工”。他坚守在高压带电消缺第一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发挥“传帮带”作用,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

扎根一线创新创效

1986年,冯振波进入福州电业局作带电线路工,从此便与大山、铁塔结下了不解之缘。夏天烈日暴晒,挥汗如雨;冬天塔高风寒,面如刀割……冯振波总结说:“干我们这行要有‘三得’,就是要吃得(苦)、饿得、干得。”

一到台风多发季节,他和同事们最是忙碌,常常连夜出发,分赴几十公里外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点。从深夜走到晌午,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水。找到故障点,他们就马上投入抢修,多次成功避免了大范围停电、电厂机组停运等险情……1998年,冯振波用了12年时间,从当初爬电线杆都会头晕的毛头小伙儿成长为带电作业班班长。

冯振波(左一)在高压线路上进行等电位操作

攀登与翻越,是冯振波工作中的两个关键词。当无数高塔被他踩在脚下后,冯振波开始勇攀一座座技术创新的高峰。

走进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这里陈列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创新成果,有实用有效的试验仪器、有便于操作的工器具……这些凝聚着生产一线员工智慧的小发明、小创造,有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企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提升。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我们在生产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冯振波如是说。创新的种子只有牢牢扎根于生产实践,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2006年5月,水口变电站一个刀闸发热。当时正值丰水期,停电抢修会造成重大损失。冯振波的带电班担负起带电维修的重任。看着班组成员在绝缘梯上缩手缩脚,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冯振波萌生了改造绝缘平台的想法。他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工具搭起了可让工人坐着作业的绝缘平台,后来还成功申请了专利。

带电作业员工使用出线飞车修补电力导线

架空输电线路一旦因违章爆破、雷击、老化等原因造成导线断股,就需要线路工操作专用工具“出线飞车”进行修补作业、消除缺陷。原先的出线飞车采用普通自行车改装而成,安全可靠性较低。

为了提高飞车在百米高空检修时的安全可靠性,2012年,冯振波带领工作室的成员从飞车的结构、传动机构、刹车机构、离合装置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厂家以前从未加工过这种飞车,多次要推掉这单业务。工作室成员不气馁,找来机械、力学方面书籍,画了一张又一张设计草图,最终将最佳方案提供给厂家。为了掌握精确数据,他们经常头顶烈日骑着飞车,在百米高空导线上反复验证,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天道酬勤,新型出线飞车终于研发成功了!新型出线飞车在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让空中抢修作业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这项发明每次应用可平均减少停电8小时,多供电120万千瓦时,创造经济效益9.6万元。

这些年来,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了近百个创新项目。这些项目来源于生产、运用于生产,最大限度实现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每年增加供电量3000多万千瓦时。

独具匠心育“新人”

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如何引导这些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的新一代员工扎根一线?冯振波充分应用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筑梦平台”,帮助青年员工们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成长、创造工作价值。

冯振波(右二)与班组成员探讨工器具改进

针对年轻人不喜欢空洞说教的特点,冯振波带领青年员工参与到创新项目全流程实践中,既重创新又重培训。青年员工可以通过参与创新活动达到培训目的,也可以在名师带徒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和创新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推行项目“首提制”,提出创新点子并被采纳的员工,将成为项目负责人,并得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工作室还建立了“学、研、制、试、验、改”的创新流程。

郑孝干是冯振波的徒弟,自从签订师徒合同以来,不管在作业现场还是在工间休息的闲暇,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进工作室之初,冯振波就为小郑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在冯振波的严格要求下,小郑进步很快。“班长总是说,不要总认为‘我不行’,而是要‘试一试’。”郑孝干这样说。

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攻关

输电线路防振锤经常由于风振等外力原因发生松脱滑跑,存在安全隐患。“要是能发明一个金具,将防振锤固定在导线上就好了。”每次处理防振锤位移缺陷时,郑孝干都这样想。他把“输电线路防振锤防滑金具”创新项目的设想一说,就立刻得到了冯振波的大力支持。小郑大胆加入课题组参与研究,在工作室各位技术骨干的指导下,该项目取得了成功。如今的郑孝干已经成长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也成为很多新员工最喜欢请教的老师之一。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上,冯振波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不懈努力让“创新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据统计,截至目前,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培养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1人、福建省技术能手2人次、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5人次、高级技师15名。该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累计获得103项创新成果,其中,国家专利79项。

“作为一个老带电工,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带电作业功效最大化,让电力客户少停电、不停电,把带电作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新一代的带电作业人茁壮成长。”冯振波这样说。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