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
——记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兵器装备集团所属西安昆仑091项目组

文章来源: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7-30

申报国防专利20项、取得创新成果10余项,其中部委级科技成果奖4项、兵器装备集团级1项,发表论文5篇,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陕西省青年文明号、好青年集体和兵器装备集团“装备预先研究先进课题组”荣誉。

荟萃三室25名成员的兵器装备集团所属西安昆仑091项目组(40岁以下青年20人),历经10余年跋山涉水,创造了昆仑人首个研发成功的某特种产品,填补了国内四项技术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某特种产品由单一研仿向自主研制的华丽转身。

请将记忆的闸门倒回到2009年,借此揭开项目组献身国防,孜孜以求探路、拓路、闯路的诗和远方!

朝气蓬勃的兵器装备集团西安昆仑091项目组

两肩霜花探路

万事开头难。2009年,项目组成立之初,面对公司技术体系的“一片空白”,首要任务是调研、搜集资料,探出条新路。

吸收外国产品优势,尽可能使其满足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仅公司研究所副所长黄少保一个人的电脑就保存项目资料6个G、照片1630张。

“几经研讨,我们将焦点集中到一个PPT的3张图片上,借力这三张图开启摸索研究。期间,副总工换了4人。”黄少保介绍说。记得第一次提出某回收想法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咋回收?!”“还有序回收?”“可行吗?”带着疑惑,画图、模拟、做实物、反复试验。“投一件不行,投第二件,不行再归零换思路!”领导的决心给了项目组攻坚克难的信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项目刚进入方案论证阶段,每周2、3次的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的那股认真劲,实在难能可贵。讨论只对问题,不管是总工、副总工,还是普通技术员,只要想法合理就采纳,一旦有人驳倒马上否决。方案优势基本相同时,优先采纳主管设计师的方案,记得当时好多领导和负责人提出很多好方案,最终采纳了主管设计师的想法,技术面前人人平等。”不善言谈的技术负责人杨育民谈起项目如数家珍。

“两个卡点行不通,何不用三个卡点固定位置?!”一语惊醒梦中人,困扰了数月的难题找到了突破口,大家开心地望着窗外即将竣工的新科研大楼和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感觉夜色格外好看。“都11点半了,还不下班?”这群视科研为生命的人,一讨论起技术难题,似乎有说不完的“情话”、道不完的“秘密”,一聚起来便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家人。

这就是091项目组的工作常态,为了新的技术方案,他们反复研讨,改材料、改结构,集思广益、多管齐下,思路终于清晰了……

风雨雷电拓路

“记忆最深刻的是2011年春天,原理样机的试制。记得样机第一天调试,我们齐聚调试工房,期待能一试成功。谁知,刚一转,只听咚的一声,就扯了!”项目组成员王珑回忆道。“能怎么办?只能尽全力先修复。修复、改进、调试,再讨论、修复、改进、调试,反反复复折腾了大半年,还是走不通。当时压力特别大。”“那段日子叫往事不堪回首。”黄少保深有同感,“当时我负责现场协调,天天在现场,上班时间是八对八。大家特别辛苦!”

闭合带工作不可靠、闭锁机烧蚀等等技术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间隙问题。为了解决间隙问题,他们挑灯夜战,反复琢磨,先后“解剖”样机5、6次,仅焊接方法,就反复试了几轮,手工焊、激光焊,再补焊、线切割。调试工房的灯彻夜不息。

2012年初,他们在原理样机上完成了关键技术的验证试验,证明主要的关键技术均已突破,2012年3月,某系统初步方案通过评审。终于进入了工程研制初样机阶段,距离状态鉴定阶段还有千万里的云和月!

攀高峰、克难关,不充电不行。项目涉及知识面较广,机械、电气、液压、仿真计算等领域缺一不可。给年轻人压担子、关键工序让他们台前唱主角,解决不了的问题,两名研高工杨育民、杨松峰台后手把手传授经验,以学促研、以研带学氛围浓厚,培养了王志杰、王珑、蔡希利、孟晓妮、李栋、尚永龙、李玉豪、申玉波、娄超群等一批勇于拓路的骨干。

你看,为了试验,生病的尚永龙白天在试验场忙碌,晚上才“静下心”去打吊瓶;为了试验,杨松峰才答应陪中考完的孩子去旅游度假,却“情不自禁”退掉火车票;为了试验,已扎根昆仑20年之久的王志杰、王珑只好将异地疗休养度假一拖再拖;为了试验,杨育民将出差用的包放在办公室,随时准备外出参试或进行技术协调。

“青”尽全力闯路

没有测试就没有试验,没有试验则没有科学。占80%青工的项目组,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他们的名字叫青年突击队。

2018年盛夏,骄阳似火、万物葱茏。刚试验完一组数据,陈蕊和同事便迅速爬上两米多高的试验架,娴熟的测试传感器、记录数据。一台样机分布着近百个传感器,每组试验后,都要检测其性能状态,一天试验7、8组甚至10组,他们则要反复“爬”上架子检查试验装置、测试近千次的传感器。40度的高温、毫无遮掩的场地、毫无怨言的参试人员,是他们“青”尽全力的生动写照。

2019年夏,国家试验场上,正样机低温环境试验正在进行。试验“房”外,40度的高温炙烤;“房”内,零下60度的低温彻骨。100度的温差,40多立方的房子,600公斤重的样机,不仅考验着参试者的智慧、果敢,更要考验他们的体能和耐力。每当此刻,“青”字号队员便争先恐后,两两分组、分批进入。

你看,穿着专用防寒服的队员正整装候在“房”外,门打开了,一股白气翩然而至,3组队员迅速上前搀扶出“房”队友,只见他们眉毛上是冰碴,脸颊、眼镜片、衣服上都是霜,雾蒙蒙一片,像个“雪人”,2组队员立刻进“房”关门。房内,一人手摇、一人装填,快摇、快装,5分钟刚过,便浑身上下透心凉,不能停、不能停,呼出的热气瞬间在眼镜片结冰,手脚慢慢失去知觉;不能停、不能停,再坚持几分钟开门。下组队友进来再接着干。十几分钟一组,如此循环往复,一项都不能少。

“50多岁的杨松峰有时也会走进试验房‘试温’,带着年轻人一起干。”采访这个来自三个室的团队时,只要谈及高低温环境试验,大家都有话要说。

2019年10月,王珑和娄超群到成都主机所参加航电综合试验,产品首次同飞机“握手”,一接通就掉电,只好停止试验想办法。“摸索、排查、找资料、想对策、再试验,不行,归零从头再来。那段时间,特别渺茫、无助。如果对接不成功,出现颠覆性问题,项目又要停下来。”王珑介绍道,“清楚记得11月5号晚8点多,首次‘握手’成功的瞬间,特别开心,也很欣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目前,项目已通过状态鉴定阶段,待打通地面和空中状态试验后,批量生产指日可待!听,悠扬的乐曲又在耳畔响起,“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敢问路在何方的昆仑人又整装出发,踏上新征程!(王美萍)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