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大山深处的“光明使者”
——记中国电建驻村第一书记金家樑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9-03

7月1日,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在贵阳隆重举行。大会授予597名同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九局对口帮扶贵州省锦屏县驻村第一书记金家樑获此殊荣,同时也是电建驻黔企业唯一获此称号的驻村书记。

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瑶光村因地势险要,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产业单一,贫困程度深,在贵州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新征程中占据关键一隅。水电九局敢于担当,积极响应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陆续选派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发挥作用。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2020年,金家樑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瑶光村实现脱贫摘帽。

接好天线,也要接好地气

2018年3月,受组织委派,金家樑成为“春风行动”中的一员。

驻村之前,他做足了功课,对贵州脱贫攻坚整体情况以及即将进驻的瑶光村的基本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他深知,要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和群众,履行好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承担好“一宣六帮”的帮扶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来乍到,面对瑶光村新的工作环境,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既做中央脱贫政策的宣传员,更要做政策落地生根的躬行者”,这是他刚驻村时的笔记中的一段话。

 

金家樑在瑶光村农业合作社劳动

瑶光村是由两个村合并的行政村,村干的经历、阅历、思维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第一书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以党建活动为载体,凝聚工作合力,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标杆定位、标准落实,坚持“三会一课”,强化村级班子“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团结班子增强战斗力。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促进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他坚持做到“一学二走三实践”。“一学”即认真学习、增进沟通,努力从实战中学、从群众中学、向村干部学,做到交流、沟通两不误。“二走”即走山串寨、熟悉村情,入村初始,他坚持上门入户开展调査研究,逐步了解农户的基本情况和村情民意,弄清村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大量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瑶光村的实际,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攻坚克难,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三实践”即分析总结、开展实践,为尽快认识、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通过调查分析,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瑶光村发展目标,绘制发展蓝图。

富口袋,从富脑袋做起

“我自己也想脱贫致富,只是苦于没有出路。”在县电视台的采访时,一位村民道出了他的苦衷。

这件事情让他明白了,村民们不缺脱贫的决心和意志,他们缺的是方法、缺的是一条致富之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产业扶贫既需要企业力量参与,更需要充分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想干能干的贫困户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力量。

通过进村入户的走访调查,他对村情、民情和地况有了深入的了解,慢慢地认识到了瑶光村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没有集体经济的积累,“美丽乡村”只能画饼充饥。

金家樑获得贵州省2020年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对村里的全面调研结束之后,他决定走出村子,将目光转向贵州省中药材市场。与此同时,他与村支两委积极落实锦屏县产业发展规划,经过综合分析选择了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的中药材产业,确定了在河口乡瑶光村开展中药材白芨种植的产业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目标,为当地找准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

路子有了,项目有了,但是还缺乏技术支撑。于是,他找到了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争取到省内中药材种植专家在技术和管理的多方大力支持,为瑶光村与专业平台“牵线搭桥”。

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团队。他提议成立了河口乡瑶光村农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社,助力抱团发展村集体产业经济。合作社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启动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通扶贫产业路、协调合作社资金、壮大村社一体经济建设经营体,一系列举措相继落地,让产业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

“现在好了,水电九局的金书记带领我们搞中药材,很有发展前景,实现早日脱贫我有了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一名合作社的组员有感而发,村民们的主观能动性被彻底激发。

如今,产业扶贫成为瑶光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从党建扶贫到产业脱贫,能够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学习技术、自力更生,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致富,真正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换。

守住绿水青山,不忘红色基因

瑶光村是由原里寨村和中寨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距离锦屏县城西部88公里,位于清水江、乌江交汇而下注入沅江的三江交汇处,沿江重峦叠嶂形成伟岸身躯,特别是从海拔450米的江面至海拔1100米的青山界山梁一带,呈现一幅亮丽的水上山峦重叠的特色风景。

此外,瑶光村属苗族村寨,有着浓厚红色文化底蕴,村内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毛泽东曾居住的长征行居李家大屋、毛泽东诗词陈列馆、红军纪念碑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枫木文化”、“苗家青石文化”等民族特色文化。

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了生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成为村民们的共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与村支“两委”班子一手抓产业扶贫、培植主导产业,全面推动瑶光村集体经济事业建设。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承,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保护好周边库区生态环境源,致力于开发生态、绿色、环保的瑶光村旅游资源。

他提出了瑶光村产业发展的观点和对策,特别是发展方向和定位。在驻村工作中,他坚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二十字总要求,从自身实际做起,在帮助瑶光村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种植基地的规模,本着产业发展、改善交通、生态文明、促进旅游的目标,通过十年、十五年的建设,将瑶光村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小康村。

路子越来越宽,风景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在贵州锦屏的大山中,他甘心作为一名使者,传递光明,播撒希望,为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击图片 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