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愚公”的守望

文章来源: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4-14

参加工作14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隧道掘进第一线,勤勉尽责、默默奉献。如今,他初心不改、接续奋斗,投身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他就是中铁八局昆明公司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1标项目部生产副经理,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少辉。

甘于吃苦

2008年7月,李少辉加入中铁八局昆明公司,成为一名工程建设者。他参建的第一个项目是成昆铁路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集中岗前培训结束之后,被分配到牧羊村1号隧道工区。从进隧道的那一刻,他便告诉自己“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历练自己”。他坚信,在隧道里,能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

牧羊村1号隧道地质条件不算复杂,但对于完全没有隧道施工经历的李少辉来说,事事处处都显得特别艰难。为此,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耐心查阅资料。在施工过程中,他对围岩的判别得到项目总工和设计方的一致认可。这个小小的成就,越发坚定了他在隧道施工中展示作为的信心和决心。此后多年,他与隧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为了解决隧道施工存在的问题,长期驻守工地。

善于攻坚

2013年4月,广昆线开始铺架,急需技术人员,当时已经调至其他项目的李少辉,接到通知后立刻返回广昆项目主持铺架任务。到项目部后,他随即带领技术团队开始对所有桥墩开展复测工作。他们承担的建设任务中共计有88个桥墩,最高的55米,大部分在20米左右,一天下来,爬上爬下,腿又酸又痛,但他们从未放慢脚步。为了提高复测效率,他研究出了垫石预留孔模型,只要在每个桥墩测出中线后,通过模型就可以定位预留孔,大大提高了复测效率,为架梁施工铺平了道路。

2014年10月,广昆线的清概工作告一段落,他回到永广铁路第三项目部担任副总工,负责阿郎隧道斜井工区的施工生产。阿郎斜井虽然不长,但是整条斜井全部位于滑坡堆积体上,围岩松散,容易发生大塌方和突泥涌水。为确保安全生产,他每天坚持召开碰头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采取技术保障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刻也没离开过工地。隧道贯通时,他感慨地说:“这个隧道打得太不容易,但也打出了我们团队的风采”。

乐于奉献

2019年4月,他被公司抽调去经营开发部协助完成滇中引水工程前期标段的投标工作,负责投标施组编制。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水利工程,之前对投标施组的了解只有铁路项目。在他的印象里,每份施组也就300—400页,但当看到其他同事编制的一份投标施组后,他深受震动。一个标段的投标施组,足有1000多页,仅各种附图就达到100多页,而且每一张图都做得非常详细和标准。在他负责滇中引水楚雄1标的投标施组编制时,那1000多页的施组常常浮现在他脑海,成了他一心对齐的标杆。他带领8名编制施组的人员,对每一个施工工艺反复研讨、详细制定每个洞口的施工计划。他坚信:“只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这样做出来的施组,才能在投标时占据优势。”功夫不负有心之人,公司成功中标滇中引水工程楚雄1标项目,他也成为滇中引水工程的建设者。

在滇中引水工程建设过程中,隧洞施工遭遇大坡度斜井、大涌水及软弱岩层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隧洞施工进度,他带领项目部技术骨干研究隧洞大高差反坡排水施工技术、复杂地质条件大坡度小断面隧洞斜井施工关键技术和滇中红层软弱围岩隧洞综合施工技术等,成功解决了一道道技术难题。

“隧道施工正如‘愚公移山’,靠的是坚持,讲的是奉献。”虽然离家不算太远,但李少辉却常常待在工地。他常说,“一天不在工地、一天不进隧道,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朴实的言语背后,是他的担当与奉献,更是守望。

【责任编辑:家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