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中国电建的塞内加尔工长卡.玛饶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09-11

图中右一为卡·玛饶

消瘦的脸上有一双犀利的大眼睛,讲话时夹带着塞内加尔北部特有的浓重喉音,初次打交道听他讲法语,还以为他在发脾气,因为他每次讲完话都大喘粗气,语气铿锵,肢体语言幅度较大,还伴随着圆睁的大眼和夸张的面部表情,但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发现他粗中有细,话语中带着工作经历的自信与坚定,他,就是塞内加尔LL42公路项目部37岁的当地工长卡·玛饶。

“我需要水车、水车……”随着急促的声音,我们看到工长卡·玛饶指挥着推土机在PK0+PK200段公路上跑前跑后,随着推土机划出的一道道沟壑,对面5米高的沙丘已经被削平了,多余的弃料也被推置路边的凹地,由于采用从沙丘顶部向下一层层削减高程,施工段在他一天半的指挥下,道路起点不仅已显现出路基的雏形,而且大家也由此看到了当地工长的干劲和效率……

在沙漠软基上筑造沥青混凝土公路,夯实路基十分关键。从开挖,到给洼地置换沙子后的回填形成底基层开始,这中间要经历数次碾压、层层回填,而将浮沙凝聚成路床,这中间不仅需要大量的施工用水,而且沙料运输各种轮式设备又无法移动。由于项目中方首次接触到这种特殊地域的施工,如何保证沙漠筑路能顺利实施,项目部首先想到是借助外脑,在打破常规中探索属地化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发挥当地人对这种地理环境熟知性的特长,将本地化作业方式注入项目施工组织。

初到工地的工长卡·玛饶,性格倔强、讲话咵咵地,踩着柔软的沙丘说,沙地松软开挖非常容易,但是运输难,要将大量沙子转做回填料,水和推土机必须保证,我需要三台推土机,我可以保证3个月推进10公里,7个月推进30公里,此路在2018年8月就可以竣工……这种豪言对于初入沙漠作战的中方人员听起来都感到黑人就是这样,敢夸海口,走着瞧吧!

工长卡·玛饶原来居住在距离项目150公里远的一个城市,当他一听说中国电建要打通这条沙漠公路时,加之曾在中国公司做工时所结识的中国工友留下良好印象的趣闻轶事,以及他还有做过14年类似沙漠公路的经历,让他毫不犹豫地来到这儿,来到了中国电建的工地。工作中的卡·玛饶不苟言笑,讲话依然是咵咵地伴随着肢体语言,但在道路施工中的招数和套路,大家感到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

在施工现场,工长卡·玛饶看到由于开挖、回填量较大,尤其是在砂壤回填后需要大量的施工用水,但是项目沙漠水井的出水量难以保证施工进度,他提出了增开夜班的建议,尤其在一些需要突击性的路段,白天视线好可快速回填,夜班洒水,由于水分蒸发量小,这样可以抢抓进度确保回填后的沙土凝结。经过试验对比,此招还确实管用;

项目合同语言是法语,项目的监理和业主都是当地人,工长卡·玛饶在施工过程中和他们交流起来十分便当,无论是在路基开挖回填、底基层碾压的过程中,还是各种弃料的处置,他都直接电话沟通,为推进阶段性验收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氛围;

沙漠施工酷暑闷热戴帽子必不可少,但是卡·玛饶有时却不戴帽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工地跑来跑去。由于多年形成沙丘地貌,经过开挖回填已经改变了原来的砂层结构,没有水的浇灌,砂粒松散无法粘结,而在碾压过程中又需要大量的水,沙漠取水成本极高,如何做到即节约用水,又能保证底基层强度,他说他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作为当地工长,可贵之处就在于能时刻为项目施工着想……

海外项目推行属地化管理,人员结构最大限度地趋向本地化,并在不断引导、培训中充分发挥本土化作业方法的优势,让更多有实战经验的当地人参与项目施工,通过他们传递项目管理理念,加快施工进度,这不仅是减少项目综合成本,实施创新型管理模式所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保证合同良好履约迈出双赢的必然之路。过去村民出行赶着驴车要绕道几十公里,当中国电建在道路沿线各点专门召开宣传会议,告知这条公路将在2019年竣工通车时,许多有识之士都为中国电建能圆村民们梦想而欢呼雀跃。

这个区域荒无人烟、沙漠地势起伏大、沟壑交叉多。卡·玛饶心里明白,穿越沙漠建造沥青公路,是他再次穿越沙漠完成周边村民夙愿的一次亲历,也是他职业生涯中再次和中方工友们建立友谊的一次圆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