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一个大国央企负责人的“精准扶贫情怀”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10-12

滇黔交界的乌蒙山区,是云贵高原最有代表性的区域。这里天空格外的蓝,云朵特别的白,空气清新,山泉甘甜。但这里却又山高路陡,是国家2012年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

加快乌蒙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增进当地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乌蒙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统筹安排下,确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定点帮扶位于乌蒙山片区的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和曲靖市富源县。

五年来,定点扶贫地区百姓生活过得怎么样?帮扶的农业产业发展得如何?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效果可好?这些都让身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的高红卫无时不惦记着、牵挂着。

9月25日至28日,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点扶贫工作要求,在国庆、中秋佳节和“中国扶贫日”到来前夕,高红卫率航天科工党群工作部、经济合作部及二院、三院、十院、航天汽车、航天通信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调研组赶赴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和曲靖市富源县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考察调研。

一、 东川

因飞机晚点,从北京飞行3个多小时抵达云南时,昆明已夕阳垂山,因行程紧凑,原准备趁着暮色直奔东川的考察调研工作组因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的约见而只能停歇一晚。高红卫同程连元进行了简单会见,就有关项目合作和东川扶贫等情况进行了交流。

26日一早6:30,高原的清晨凉意阵阵,晨曦微露,迎着朝霞的升起,调研组一行驱车200公里,行车3小时直入山谷中的东川区阿旺镇大石头村航天科工援建的蔬菜基地。高红卫详细了解了基地建设发展概况、蔬菜种植产销情况,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对做好蔬菜基地后续维护与市场拓展提出希望和建议。

东川区铜都街道小新街社区,是昆明市唯一的布依族聚居区,截至目前还有22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这里也是集团公司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所在地,高红卫在地方政府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松和佟发得家中。

“家里有几口人?

孩子上学了没有?

不上学了想学什么技术?

……”

家常的问候,细心的倾听。

在李松家,在建的新房引起了高红卫的注意,他走进施工中的房子里,详细了解房子的建设情况,得知李松家属于“危房改造”,有政府和社区的援建资金支持,他鼓励道:“有了安全的住房后,还要想办法、谋出路,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早日脱贫致富。”当得知李松的大儿子刚刚初中毕业,想要学习烹饪技术后,高红卫立刻询问社区干部是否有相关政策和措施,并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协调培训资源,并鼓励他尽快到专业技术学校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就业,减轻家中负担。

临行前,高红卫专程到社区驻地看望了驻村第一书记——三院111厂干部尚勤涛,勉励他在驻村扶贫工作中要“有想法、有办法”,发扬航天人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特长和素养,立足于当地实际,深入了解情况,与村“三委”共同努力,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在商业和工业等集体经济上谋出路,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上想办法;作为集团公司和东川区、小新街社区的桥梁纽带,要发挥自身优势,沟通协调各方面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做出群众满意的实绩。

中午时分,高原的日头依然火辣,顾不上休息,高红卫在察看了由航天通信优能公司援建的警务、政务无线电应急通讯指挥系统平台后,在东川区政府驻地同区委区政府领导进行了座谈。

详细听取了三院挂职干部、东川区副区长张忠慧关于东川区脱贫攻坚工作及三院定点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后,高红卫结合考察调研过程中的感想,提出后续在东川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要求总部业务部门要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绿色农产品直销平台,利用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网销、物流等能力帮助东川实现农业产业扶贫,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三院作为东川区的对口帮扶单位,要不断拓展思路,结合地方所需,切实履行好央企社会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定点扶贫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结合产业、民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做好定点扶贫示范,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东川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 富源

从东川出发,200多公里的路程行使了4个多小时,顾不上舟车劳顿,抵达富源后,高红卫直奔县气象局,现场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察看了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车、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与“富源气象手机APP”等相关科技扶贫项目的功能演示。

2014-2017年,鉴于富源县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灾害突出,百姓人身安全、房屋安全、农作物安全一直受到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的情况,二院先后帮扶富源县气象局完成气象应急保障车、多功能视频会商平台、富源气象手机APP、人工增雨防雹炮点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等四期项目建设,分别提高了富源县气象局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预测预报的准确率、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富源县防灾减灾、助农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富源县气象局被评为全省优秀气象局,成为云南省县级气象局中两个示范单位之一。

针对气象局人员提出的继续提升气象观测及预警能力的需求,高红卫要求二院加强对接,结合航天科工在气象雷达方面的产业优势,大力支持富源县气象局提升硬件水平和技术手段。

从早6点到晚7点,13个小时,车程8小时,奔波近千里,累的是调研组人员的身体,暖的却是定点扶贫地区人民的心。

27日一早,在前往富源县块泽村的路途中,山峦起伏,山路弯弯,有的拐弯处车辆必须倒两下才能驶过。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颠簸,高红卫来到群山中的块泽村农地,这里有航天科工十院智慧农业公司援建的蔬菜种植智能微灌系统建设项目,实地听取了智慧农业公司关于项目技术方案和实施情况以及当地政府关于项目扶贫效益的汇报,观看了蔬菜基地智能灌溉的技术效果。

该项目示范区面积为110亩,受益农户92户,其中贫困户17户。该项目的建成和使用,可以大大节省浇灌和施肥、喷药的人力物力,提高科学种植效率,更为贫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科学方法。

高红卫对智慧农业扶贫项目给予了肯定,他认为,一方面,智能灌溉项目的实施,节省了人力,正好可以弥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的现状,对于农村农业结构具有很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智能灌溉技术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相结合,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高效、优质、安全。高红卫勉励项目人员要身临田间地头、兢兢业业把项目做实、做好。

离蔬菜基地不远的山脚下,就是块泽村,踩着泥泞的乡间小路,高红卫在县乡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两户贫困农户家中,看到破旧的住房、简陋的家具,他送上了慰问金,并鼓励他们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企业和扶贫干部也会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孩子上学、务工等实际困难。

一声声贴心的问候在山间回荡,一段段鼓励的话语在心头回响。

又到午时,在前往富村镇的路上,高红卫专程察看了白石岩村地域特色农产品——魔芋种植基地扶贫项目。

魔芋种植基地项目面积为320亩,受益贫困户为178户,通过该扶贫项目,已成功让当地魔芋加工企业与村民签订成品芋报价回收协议,确保农户种得出、不愁卖、收入稳,预计两年后每亩可收入8750元,将达到富村镇最低贫困村民年均收入的8倍。交流过程中,针对当地技术人员提出的魔芋种改良需求,他嘱咐随行人员要尽快协调,利用航天技术将魔芋种进行太空搭载,帮助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探索种子改良方案,实现魔芋稳定种植,农户增产增收。

白马村航天之星幼儿圆,是集团公司在富源县开展教育扶贫的重要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富源教育教学环境,帮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崇尚科学、热爱航天、传承航天精神的理想与志向。

高红卫来到幼儿园,看望了正在教学的师生,参观了“航天七彩梦想教室”,他肯定了集团公司教育扶贫的方式与做法,希望后续总结经验,通过提升改善富源当地教育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崇尚科学、向往太空的理想与志向。

作为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的领军人,高红卫深知,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考察调研行程中,专门安排了前往当地工业企业。在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和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高红卫考察了两家企业的产能、技术、生产条件等情况,并结合集团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特点,从智能化改造和资源节能方面提出思路,并要求相关单位现场对接,尽快帮助当地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在富源县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高红卫肯定了四年多来集团公司在科技、教育、农业产业、医疗等领域扶贫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以蔬菜种植智能微灌系统建设项目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发挥了富源当地优势与百姓诉求.将扶贫工作中的“输血”变为“造血”。并再次提出尽快搭建绿色农产品直销平台,切实帮助当地百姓实现增收。下一步帮扶工作中要认真听取富源县委、县政府的意见建议,针对富源本地特色产业等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帮扶工作策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与富源政府、百姓携手打赢扶贫攻坚战。

此次调研,航天科工党组根据中组部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决定利用党费(京区党委),捐助东川区、富源县各100万元,用于慰问当地困难党员群众、修缮基层党组织活动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两区县的座谈会上,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领导分别向两地有关部门捐赠了党费。

9月28日上午,高红卫来到曲靖市,会见了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保同,并参加了曲靖市政府召开的航天科工“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会上,高红卫与董保同就富源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见证了曲靖市政府与云南航天新能源汽车(售买车)产业扶贫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匆匆四天,行程千里。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情义和民生情怀;查项目问落实、进企业看发展,紧张地考察,仔细地调研,认真地思索,处处彰显的是作为一个大国央企负责人的责任担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到一地,想着的都是如何将航天科工的资源、技术、能力实现精准扶贫,为百姓安康生活开源,为地方经济发展谋划,为国家脱贫攻坚尽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