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中国电建的“学霸”穆巴沙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3-28


“感谢中国电建!”这是穆巴沙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

从收到中国电建的录取通知书到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从走出象牙塔的青涩,到初入职场的生疏,再到如今渐入佳境,时间洗尽了他身上的年少懵懂,留下了中国电建深深的印记。

一年很短,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是短暂的片段;一年又很长,365个日夜见证了一座现代化电站的变迁。而这一年对于穆巴沙来说,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接触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学习了电厂复杂的技术,面对扑面而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他有些应接不暇。这一年里他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工作的困惑,有收获的成就感,更有对未来的憧憬,这一年不可思议的经历注定会让他永远铭记,但最根本的是身份的变化,这一年他成为了一名“中国电建人”。

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

“你参加中国电建卡西姆电站的招聘了吗?”这句话在2016年8月成为了巴基斯坦许多大学校园里应届毕业生的见面问候。

再次回想起去年参加中国电建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的应聘经历,穆巴沙依然感到有些激动和兴奋。

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卡西姆电站当时招聘的情景是毫不夸张的。去年,卡西姆港电站招聘运行维护工程师,100个工作岗位吸引了超过16000名巴基斯坦优秀大学生竞相报名,一时间中国电建的品牌响彻巴基斯坦各大院校。

很幸运,经过层层选拔,23岁的穆巴沙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100名幸运儿中的一员。

穆巴沙的父亲是卡拉奇电力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熏陶的穆巴沙,作为家里的长子,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岁那年,穆巴沙考取了巴基斯坦工程科技(NED)大学,这里是他父亲的母校,也是巴基斯坦最好的工科大学之一。

子承父业,在父亲的影响下,穆巴沙选择了电气工程专业,从那时起,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就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大学四年,穆巴沙刻苦努力,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学校里名副其实的“学霸”。

2016年7月,卡西姆港电站发布招聘公告,计划在巴基斯坦各大院校招聘100名应届大学生,穆巴沙从父亲那里得知中国电建的招聘消息,第一时间在网上报名递交了简历,先后经过英语和专业知识考试、职业能力测验和面试考察四轮PK,最终穆巴沙从160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的一名胜出者。

得知穆巴沙被卡西姆电站录取的消息后,全家人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不仅因为穆巴沙实现了自己工程师的梦想,还因为刚毕业就能到中国电建这样的跨国企业工作更显得难能可贵。为庆祝穆巴沙人生中这一重要时刻,他的父母邀请所有亲戚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分享快乐和荣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喜悦,而且是整个家庭的骄傲。

为了能够让这100名大学生第一时间熟悉电站运行维护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中国电建安排他们到甘肃崇信电厂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实习,崇信电厂和卡西姆电站机组同为660MW超临界机组,这有利于巴籍员工尽快全面熟悉了解电站各功能系统,掌握电站运维知识和实操能力,以满足上岗条件。

带着对中国的向往和对学习知识的渴望,穆巴沙和他的99名小伙伴离开巴基斯坦,来到中国甘肃,开启了一段异国他乡的学习旅程。

难忘在中国点滴往事

2016年10月10日,国庆节刚过,地处中国西北腹地的甘肃大地上,天高云淡、秋风气爽,中国电建甘肃能源崇信电厂一改往日的宁静,变得热闹非凡,因为这里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巴基斯坦小兄弟,他们因卡西姆电站结缘,从巴基斯坦的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来到崇信电厂开启他们的追梦之旅。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初来乍到的兴奋感过后,面对语言交流障碍、生活习惯差异以及快节奏的实习工作,最初让穆巴沙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原本就喜欢安静的穆巴沙显得更加沉默寡言。

穆巴沙的思想波动和情绪变化,都被他的中国“师傅”赵国亮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让穆巴沙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赵国亮用生疏的英语与穆巴沙进行耐心的沟通交流,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教授他技术知识,邀请他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缓解他的思乡之情。

在师傅的疏导下,穆巴沙渐渐的放下思想包袱,渐渐开朗起来,主动学习中文,积极参加活动,了解中国企业文化,逐渐就融入了中国电建这个大家庭。

培训实习期间,每月都会组织巴籍员工进行一次“月考”,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基本上穆巴沙每次都会名列前茅,“学霸”的称号也就这样慢慢传开了。2017年4月,在为期半年的实习期结束的终考测试中,穆巴沙一举夺魁,捍卫了他“学霸”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2017元旦,为了营造新年气氛,崇信电厂组织了中巴员工羽毛球友谊赛,“学霸”穆巴沙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他高超的球技,从此他的名字又变成了“穆巴沙.林丹”。

真挚的情感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自然流露,一个小小的举动最能让人感动。令穆巴沙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去年中国传统的农历小年,恰逢穆巴沙24岁的生日,师傅王刚得知后,悄悄的买了蛋糕和极具中国特色的鸡年小纪念品送给他,这让穆巴沙非常激动,他用生疏的中文喊出了“师傅,谢谢你。”

除此之外,在中国实习培训期间,正好跨越了中国农历新年,穆巴沙和巴籍小伙伴们第一次亲身经历了中国的传统新年,挂灯笼、贴春联、包饺子……这些闻所未闻的“奇观”让穆巴沙惊喜万分。除夕当晚,穆巴沙和他的中国朋友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他都有些乐不思家了。

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学中文,第一次过中国年,第一次吃饺子,第一次见到雪……短短的6个月时间,穆巴沙和同伴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了中国的蓬勃发展,结交了真诚的中国朋友,学习了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时间虽短,受益匪浅,穆巴沙说,“半年的中国学习将成为他一生宝贵的财富。”

2017年4月末,穆巴沙和同事们带着技艺和祝福踏上了回国的归程,当岁月回响,这次中国之行将为他们永生铭刻的记忆。

学成归来服务国家

2017年4月5日午夜23时,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出口,聚集着前来接机的人们,喧闹的人群中有一对中年夫妇,在翘首以盼的等候他们儿子的出现,他们是穆巴沙的父母。

六个月的思念在穆巴沙出现的那一刻化作了深情的拥抱和激动的泪水,拥抱中蕴含了期盼和鼓励,泪水里更多的是喜悦和兴奋。

从中国甘肃到巴基斯坦卡拉奇,八千里的距离因为卡西姆电站的存在变得不再遥远,六个月的中国电建“求学”历程更显得意义非凡。

从大学校园里纯粹的理论学习,到中国培训期间的一线见习,再到卡西姆电站现场参与操作,一年的时间,穆巴沙和其它巴籍员工一起,从“纸上谈兵”到“模拟演习”,再到“沙场点兵”,无论从知识面拓展,还是实际操作技能,他们都有了本质的提高,开始由被动接收到主动学习,变“客”为“主”。

学成归来的穆巴沙和同事们一起,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卡西姆电站调试运维工作中去,开始全面参与卡西姆电站工作建设。

在穆巴沙身上随时携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电厂各系统的中英文词语,他边工作边学习中文,因为在他看来,学好中文,才能更好的与中国师傅交流,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通过一年多时间与中国电建的深入接触了解,我已经开始以中国人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中巴两国文化差异之间寻求平衡。”在穆巴沙的眼里,这一年他最大的改变是思维方式。

思维决定行动。实习归来的穆巴沙对于在卡西姆电站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被动到主动,看似简单的转变,内涵却大不相同。中国之行,让他看到了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差距,也明白了自己作为巴基斯坦年轻一代肩负的责任,他在卡西姆电站工作,不仅为了自己的前途,更为了巴基斯坦电力能源事业的发展。

作为第一批参与巴基斯坦大型燃煤电站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穆巴沙和同事们将成为建设和发展巴基斯坦燃煤电站的后备军,他们将会成为巴基斯坦能源建设的中流砥柱。

穆巴沙每每想到自己工作的卡西姆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极大缓解巴基斯坦电力短缺的现状,还将对巴基斯坦调整能源结构、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和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他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他的工作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他也希望,不久的将来,自己站到更高的舞台去成就自我,服务国家。

“年轻是我的资本,我会在卡西姆努力工作学习,提升能力,将来也能去其它国家帮助他们建设电站。”穆巴沙一脸自豪的说,他稚嫩的脸庞中透露着对未来的渴望,铿锵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坚韧。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相信,在“中巴经济走廊”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像中国电建这样的企业会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勤奋好学、奋发有为的穆巴沙会早日实现他的梦想,为了实现巴基斯坦更美好的明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