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会编程的大学生焊工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5-24

在中国交建所属振华港机重工自动焊车间,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焊工班组,他们不仅是“焊接达人” ,还个个是编程能手,被称为“会编程的大学生焊工” 。

故事要从自动焊接车间里的几台焊接机器人说起。2015年,大学毕业的李涛入职振华重工。当时,基地焊接机器人项目刚启动不久,人才紧缺,而且某些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一些工作需要员工们一起摸索推进。焊接车间主任朱建才说:“招聘大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几台自动焊机运转起来,将机器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

“让机器人‘俯首听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自动焊接车间干活,虽然不像在传统人工焊接车间里那样,环境脏乱差,但也远不是想象中的‘按几个按钮’那么简单。 ”李涛回忆说。

刚入职不久,李涛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选送到唐山开元焊接机器人生产厂观摩学习。原以为自己在大学上过自动化焊接专业课,应付这几台小设备绰绰有余,没想到,理论与实践有着天壤之别。在观摩现场的第一天,李涛就被厂家演示区里焊接机器人高效、快速、自动化的焊接场面所震撼。他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做就做最好,我们的智能制造也要迎头赶上。 ”

外出学习期间,李涛白天追着师傅问,晚上回忆并记录白天所学的要诀。李涛常激励自己:“学无止境,不懂的地方现在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后就能少走弯路。 ”不到两个月时间,凭着一股好学勤思的劲头,李涛就将整套操作系统融会贯通,成为车间自动焊操作的“开路先锋” 。

在外行人眼里,操纵机器人既轻松又有趣,殊不知要让这些“铁大爷”好好干活,还真不简单。除了要控制好设备的精度和温度,最难、最核心的工序是离线编程,俗称给设备“造大脑” 。“焊接机器人的离线编程是一门技术活,在别的厂家那可是工艺技术人员的‘专利’ ,但我们班组的年轻人,硬是开创了一线工人编制自动焊程序的先河。 ”提起自动焊班组,车间负责人匡慧敏十分骄傲。

“掌握自动焊离线编程,不但需要精通计算机三维编程语言,懂机械性能,还必须谙熟焊接工艺,具备一定的手工焊技能,没有“两把刷子” ,还真拿不下来。 ”朱建才说。

起初,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李涛和班组成员只能凭着几本简易的操作手册试探性地工作,因此经常陷入好不容易编个程序,却陷入“见光死”的怪圈,这让他们一时间茫然无措。一道仅七米长的平衡梁焊缝程序,李涛有时会试编十几遍。

坚持勤学苦练,让李涛的团队每个人“身怀绝技” 。振华重工常规台车制造型号各不相同,一年下来有近百个项目,按照厂家原有设置的程序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团队主动请缨,利用工作闲暇开发台车与重磅板的三维建模与离线程序编制, 2017年全年编辑完成112种台车和90种重磅板程序。优化后的操作程序,使产品焊达率由过去的50 %提升到80 %,节约了人工补焊的用工成本,单这一项工作就创造近40万元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