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明星班组”是这样打造的

文章来源: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7-11

在中铝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窑炉区域管磨甲班有着响当当的名气:2013年度至2015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州铝业优秀班组”,2016年被评为“焦作市工人先锋号”,2017年,捧回了“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一系列的成绩让该班组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班组”。

“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工作业绩强,指标竞赛稳居第一;他们学习氛围浓,创新能力强,合理化建议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效果最佳;他们班组氛围好,和谐、团结得就像一家人。”在该公司窑炉区区域经理张海平看来,荣誉的背后是班组全体成员实功实做的结果。

“干就要干到最好”

2017年,在该公司多项指标竞赛中,窑炉区域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在全年轮班指标竞赛中排名第一,让该班组稳稳坐上了“指标王”的交椅。为什么能夺魁?该班组班长仇光直截了当:“不管干啥,干就要干到最好。”

“管磨是烧结法生产重要设备,设备维护是关键,而且料浆制备中生料浆水分、粒度、碱比、钙比直接影响到熟料烧成质量,维护设备、调控指标不仅需要责任心,更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 。”说起工作,仇光有说不完的话。

“指标王”自有一套揽月入怀的“独门绝技”。日常工作中,该班组围绕稳定磨机下料、控制入磨碱液量、减少非生产水进流程等工作,从“四个关注”到“四个规范”,再到每项内容的具体实施,仇光和王建军等班组成员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通过勤观察、勤联系、多对比、精调下料量等方法,助力指标优化,将各项工艺指标控制在最佳状态。该班组还经常组织大家召开科学、灵活的指标分析会,邀请兄弟班组参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避免指标波动带来的浪费。

7台管磨机的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都是班组的管辖范围,细致和用心是班组成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最好诠释。2017年,他们多次发现并消除磨机掉衬板、断筛板和传动系统故障等重大设备隐患,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也大大降低了区域的检修费用。

“管磨甲班体现的不光是高度责任心,更有过硬的技术素质能力,他们自班组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环保质量事故。”张海平介绍说。

人人都是“点子控”

虽然该班组只有6个人,但在班组成员成敏看来,班里的同事几乎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活。“不管是优化指标,还是节能降耗,大伙儿好像有出不完的主意。”陈敏说。

“管磨甲班合理化建议最多,他们怎么那么能琢磨?现在才知道他们学技术、钻业务是真下功夫。”来到管磨甲班交流学习的钳工班班长杨文忠感慨。

说起该班组爱学习、钻业务,就不得不提班长仇光。今年44岁的仇光头脑灵活,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多年的工作实践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一线业务经验,不光自己行,还能带动身边的人干。2013年,仇光被委任为管磨甲班班长。

“学无止境。当前的形势,每个人都在进步,再不抓紧学,真就被人家甩下了。”管磨甲班成立后,仇光和同事们一起边学习制备生料浆,并优化指标,边探索改进和延长磨机的运行周期。“磨机大修24小时连续作业法”使磨机清理周期由400小时提高到450小时左右。同时,微调直磨矿磨机系统重新调整级配,实现了在磨机产能逐级提升的前提下持续改善矿浆细度,使磨机产能每小时提高了3吨。

在仇光的带动下,管磨甲班员工都认真钻研起业务来。“基本功越扎实,我们在优化指标和流程、维护和改进设备上的想法越多,保证磨机平稳运行的底气就越足。”2017年,该班组围绕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向区域提出大小建议20多项,涉及生产优化、节能降耗、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多项建议被采纳实施转化为实际成果。

不仅如此,管磨甲班在认真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优化工艺指标的同时,以“五小、十个一”为平台,利用空闲时间对旧阀门、旧链条、旧螺丝等备品备件进行修复并重新利用,每月可节约费用1000多元。

好班风争上游

在同事眼里,管磨甲班的班风如班长仇光的脾性一样,沉稳、和善、积极向上。工作这么多年,尽管班组获得的荣誉不少,可是仇光个人得到的荣誉并不多。每年班组推选先进,仇光从来不让班里的同事推选他,区域给他的个人荣誉他都会让给班里的其他同事。

“班长姿态这么高,谁还好意思计较?相互之间都很合拍,气氛特别和谐。”成敏说。在班组里,让大家说说班里的工作谁都能说上几条,但让表述一下自己的工作成绩,人人都说“大伙一块干的。”这种默契让班组成员如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该班组以民主生活会为平台,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不断了解班组成员的内心想法,在实际工作中班组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置身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心情愉快干起活来也有劲。”说起自己的班组,该班组成员闫海松十分开心。

“技术是保证,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仇光的想法很实际。该班组从成立以来,人手一直比较紧张,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该班组结合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工作现场变成课堂,把课堂搬到工作现场,培养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全能型员工,闫海松、张建旗等快速成长为班组生产的顶梁柱。“在这样的班组里,干不好还真不好意思。”张建旗说。(刘书文)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