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十年操作零失误 百次试飞保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15

10月1日,央视网《中国梦实践者》以独特的视角,报道了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2所“十年操作零失误 百次试飞保安全”的优秀无人机操作员——于新。于新也通过自己朴实的语言,表达着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情怀与热爱。

于新所在的302所是三院军品与民品无人机型号总体单位,承担研发、生产、飞行保障任务。在无人机飞行试验过程中,同事们都愿意把试飞保障工作交给于新这位资深操作手,这份难得的信任来自于他“十年操作零失误”。

试飞试验是个周期长而又繁琐的工作。“这是非常严谨的一个过程,要求我们要操作及时、准确。每次试验前都要详细核对本次试验型号的技术文件,熟悉本次试验内容与操作流程,多做模拟演练,针对每次不同的试验预估试验结果,设想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对方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坚决不能上岗,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做大型无人机飞行试验之前,都要百余次试飞小型缩比机,来验证它的飞行能力。“这个时候,几乎每天都要飞行一次,精神损耗确实挺大的。

为了熟练完成每一个动作,要熟悉操作台上的每一个按键,使用操纵杆要如同使用手指一样灵活,于新反复练习,把它们融入到了本能反应之中。闭上眼睛,听别人报数据,他也能够做出相应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完成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时至今日,于新还能清晰地回想起来,去年他参加某飞翼式布局隐身无人机首飞试验任务的时候,那种兴奋的感觉。在这次任务中,他在现场的工作是最少的一次,少到什么程度?他只在无人机起飞的准备阶段,输入了几个数据,按了几个按键,后续这架无人机就自主完成了其余工作。

当时于新坐在控制台,看着摄像机回传的无人机飞行画面:笔直的延着跑道中线起飞,平稳地飞向天空,跃过高山、跨过河流,最后又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中线上,那仿佛是一架有生命的无人机。

该型号无人机是于新参与的无人机型号中,自主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其中80%都是新技术,部分技术突破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创。

于新经常断断续续出差,最长连续四个月没有回家。“这种苦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行业中所必须经历的,我们不可能在城市里从事这项工作。工作需要我们到这里,不是我去,也会有其他人去。那么我做,为什么不行?”

为了让新加入的队员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于新积极主动给大家进行技能培训,从理论到实操,从基本操作到特殊技巧,给大家创造了很多实际上手的机会,加快了学习进度,特别是航模飞行与真机任务讲解,有效地增强了新队员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经过几年的发展,试飞队已由最初的五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人。

冬日严寒,夏日酷暑,从未能阻挡于新带领试飞团队完成各项无人机任务,他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工作,更多的是带病坚持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的长期在外坚定地完成各项任务,随时准备应对下一个任务,再出发。

于新的儿子现在三岁多,等他再大一些的时候,于新也会带领他去接触航模。如果孩子对航模、航天有兴趣,他也会支持儿子成为航天家庭的一员。

【责任编辑:李巨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