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  人物·文化  >  人物风采 > 正文
付刚:专业专心专注,十五年磨砺“高铁工程师”

文章来源: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26

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合蚌客专……他的汗水洒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数十条线路。当一条条高铁线路开通,当一列列银龙贴地飞行,数不清的实验,数不清的难关,每一个困难就是一次挑战。付刚,敢啃硬骨头的通号人,自2003年踏入铁路通信信号行业以来,专心专注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研究,以做细做精做好每一条线路的执着追求,肩负起通号人引领中国轨道交通安全控制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光荣使命,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相伴,成长为一名矢志不渝、匠心永存的“高铁工程师”。

——题记

 

付刚,男,198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2003年从兰州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加入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研究设计院集团”)工作,目前担任研究设计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入职15年来,付刚在本职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扎实肯干、努力钻研,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迎接一个个挑战,战胜一个个困难,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领域的国家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创造性的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他的青春在不断迎接挑战中闪现着熠熠光辉,他个人也因此获得火车头奖章、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程师奖、二十一届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刻苦钻研、业绩显著

都说信号是铁路交通的眼睛,如果把中国第一条客专——京津城际铁路比作“画”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一条巨龙的话,那么,付刚所在的设计团队就是这条“画龙”的点睛之人。由于在京九线、兰新线等工程信号项目中出色的表现,付刚被任命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信号专业负责人。

当时,与研究设计院集团一同联合成功中标京津城际四电集成工程的西门子是一家来自德国的著名跨国公司,他们的工作人员思维非常严密,特别认真敬业,这种特点造就了他们提供的ETCS-1列控系统产品的质量特别高,可靠性很强。不过,德国人的“严谨大脑”来到中国后,在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方面多少有些不适应,尤其是赶上了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这样的大背景。谈及此,付刚说西门子强调原则是没有错,不过很多时候还需要结合实际国情,灵活处理,而这正是我们中方技术人员的特长。比如,京津线的亦庄、永乐、武清三个中间站进站信号机与接触网发生冲突。西门子坚持原则,强烈要求信号机全挪,但是这样牵扯面就变得很大,整个设计方案随之就要进行大的调整,包括增加设备、空间预留、软硬件设计等,既耗时费力,又可能耽误工期。这时,作为信号专业负责人,付刚和项目组成员在与西门子人员反复沟通的同时,依据《中国铁路技术管理规范》和丰富的设计经验,提出了灵活变通的方案——保持信号机位置不变,只调整相关应答器,这样既满足了接触网需要,又不违背业主对进站信号位置的要求,最后,西门子接受了这个代价最小的解决方案。

京津城际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的顺利完成,有力地保障了京津城际在北京奥运会前顺利开通。自2008年8月1日正式运营以来,京津城际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获得了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奖等荣誉。

按照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的要求,为了缓解春运压力,同时也为了配合完成新一轮的调图工作,中国通号受命负责京津城际动车段走形线开通和北京南站高速场开通工作,这就成为继京津城际工程后,由研究设计院集团独立完成的CTCS-3D列控系统设计工程。由于中国通号与西门子合作的合同即将到期,剩余的动车走行线尚未开始设计,而西门子也尚未对ETCS-1列控系统进行技术转让,对于信号设计人员而言,独立完成走行线CTCS-3D系统设计的难度相当大。面对巨大的挑战,付刚发挥出通号人刻苦钻研、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其他技术人员研究、分析数据,反复推敲,共同制定了走行线的技术方案,并负责现场技术实施。在系统验证阶段,他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为了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白天他带领团队研究制定方案,晚上10点后冒着严寒、打着手电到现场组织联调联试,经常一干就干到凌晨5点……就这样,在他与项目组奋战了50余天后,走行线列控系统正式开通,圆满、顺利解决了北京南枢纽动车组回段检修走行通道问题。当北京局发出京津城际动车段走行线开通、北京南站高速场正式开通启用的电报后,付刚才如释重负。

不畏艰难、勇挑重任

京沪高铁是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快、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建成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在这条钢铁运河上,承载着无数高铁建设者的光荣与梦想。

2009年,29岁的付刚担任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信号工程设计副总体,京沪高速铁路是当时我国唯一一条设计时速在380km/h、运营3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不仅是中国铁路史上一座丰碑式的工程,也是研究设计院集团有史以来一次性承担工作量最大的工程。面对巨大的挑战,连设计经验丰富的付刚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泰山压顶的感觉,特别是在刚刚接手这个工程的时候。那时,他经常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后来他总结出了一个经验:由于白天工作多,大脑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工作结束后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和重要程度排列在本子上,把那些繁杂的工作从大脑中取出,放到纸上了。

京沪高铁涉及7个枢纽工程,每个枢纽均有不同的特点,付刚带领项目组同志,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确保设计文件质量和出图时间。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他组织大家利用“头脑风暴”法,你一言我一语对问题发表看法,直至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清楚。如果碰到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休息的时间还会延后,在测试最紧张的日子里,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同时,付刚还担任京沪高铁信号系统集成负责人,负责信号系统技术的实施,组织编制信号系统实施方案,对每个技术难度一一分解,逐条分析,系统解决,并协调现场具体实施,为京沪高铁的顺利、安全开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儿子、丈夫的付刚及同事们,同样肩负着家庭的重任,但是艰巨而紧迫的京沪高铁建设任务,使他们不得不抛开一切,长期出差“钉”在这个项目上,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但是大家都默默承受下来了。因为,他们都秉持着一个理念,那就是为中国通号的荣誉而战,为京沪高铁安全稳定顺利开通,为中国铁路现代化和民族产业的振兴而拼搏。

通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信号设计工程及京沪高铁信号设计工程的锻炼,付刚带领的设计团队也迅速成长为研究设计院集团技术过硬的团队。

拓宽思路、技术管理一肩挑

自2012年3月起。付刚开始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在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标准、科研等技术管理方面,探讨管理思路、管理方法,逐步将管理工作进一步清晰化、规范化。

2014年,积累了过硬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付刚接受了新的挑战,担任通信信号设计院信号所所长的职务,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依然勤奋敬业,以无声的行动影响团队成员。信号所承担着研究设计院集团所有的信号设计任务,且员工都比较年轻,四个设计室承担着不同领域的任务。他带领所班子,积极摸清设计人员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逐渐形成了“以老带新、定期技术培训”的工作模式,既敦促老员工不断总结和巩固自己的技术能力,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

2017年,付刚被任命为研究设计院集团总经理助理。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还负责组织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ATO)的方案制定、协调开发工作和京津城际铁路CTCS-3D列控系统改造组织协调工作。他一方面紧盯全球领先的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系统应用试验,一方面为我国高速及客运专线技术改造积累经验。令人骄傲的是,由研究设计院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时速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ATO)顺利完成实验室测试,即将进入现场试验,标志着我国高铁自动驾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保驾护航下,中国高铁智能化运营水平领跑全球,即将迎来自动驾驶时代。

工作15年来,付刚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实现着一名通号人的价值,中国通号好像有一个偌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正释放着超强的磁力,吸引着他欣然挑战,不断追寻着通号梦,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付刚就是这样一个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青年骨干,他对技术执着钻研,对工作热爱、尽责,为研究设计院集团广大员工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为公司信号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付刚还将秉持“励精图治、产业报国”的初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为中国通号做强做优做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说明:基于由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和空闲检查,由应答器和轨道电路传输行车许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满足京津城际铁路运营要求的列控系统,命名为“CTCS-3D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CTCS-3D列控系统)

【责任编辑:王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