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中交集团尹恒工作室:以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绩效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5-08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一公院尹恒智能监测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科研服务生产”的发展思路,积极拓展产研结合项目,在桥梁智能检测与监测的科研、生产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2018年挂牌成立以来,尹恒工作室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4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勇担重任 亮剑创新技术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的尹恒,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桥梁设计、旧桥检测、加固、智能检测监测技术研发等技术工作,逐步成长为中交一公院的技术骨干。他在工作中不断寻找突破和创新,与“智能结构检测监测”结下了不解之缘。

熟悉尹恒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双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创新亮点的眼睛,多年来,他参与或负责完成了百余项路桥养护相关工程项目,涉及公路桥梁检测、试验、评估、加固、咨询、软件开发、健康监测、养护科研等多个方面。他带领工作室研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成套软硬件系统,可控制传感器自动对桥梁结构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处理研究。采集软件还可控制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工作状态,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多参数修正,对超过预警阈值的传感器进行实时预警。尹恒主持完成的“桥梁智能检测监测系统”获2019年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职工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获2019年度全国交通行业职工岗位创新成果推荐项目。

服务需求 攻坚中实现价值

桥梁检测项目往往工期紧、任务重,需要投入较多人力,也对技术成果编制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大部分桥梁项目都在野外,地势环境险峻,工作室成员有时需要翻山越岭,有时需要下田涉水,还需忍受各类蚊虫鼠蚁的攻击,项目组成员总是打趣说自己的经历可以拍一部“野外探险记”。项目现场检测人员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纸笔记录”,后期再由人工整理外业资料,并人工编制检测报告。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检测效率低、病害描述不规范、费时费力等问题。

工作一线发现的痛点就是工作室创新的方向,工作室打通多方技术形成了一套“桥梁智能检测系统”,这是一款面向桥梁检测人员开发的桥梁检测和桥梁巡检与病害监管辅助工程软件。采用基于图形引擎开发的全触屏病害录入系统,大幅提高了桥梁检测质量和效率,让桥梁检测进入数字图形时代。同时,全数字化记录的桥梁检测病害为桥梁的技术状态评估提供了支持。基于BIM技术的桥梁病害监管,可直接了解桥梁病害分布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实现桥梁病害监管。该套软件在多个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得到了一线检测人员和管理方的高度评价。

凝聚人心 铸造团队精神

创新成果离不开团队协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培养专门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及具体实施计划,使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技术专长,打造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团队学术梯队涵盖力学、桥梁工程、测量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尹恒在团队建设中起着“纽带”作用,他不但是先进技术的引领者,也是工作室成员的“贴心人”。尹恒善于了解掌握成员的思想动态,工作生活上经常给予关心照顾。他鼓励成员立足岗位创新,大家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他总是积极采纳。工作室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团结和睦、干劲倍增,形成了“千万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氛围。

风顺正是扬帆时,开拓创新大潮涌。尹恒智能监测创新工作室将再接再厉,立志为我国桥梁检测监测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