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姚博士的“时间砝码”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7-08

他带领团队,36小时研制成功“隔离服”样衣,5天实现量产;15天生产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70万件……

他用了25年时间读书,其中十年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2003年他16岁,是非典疫情的关注者;2020年他33岁,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战斗在抗疫一线。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36小时 & 研制隔离服

2020年1月30日大年初六,中国化工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接到命令:研发并生产防疫用隔离服。正值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研发中心春节假期留在沈阳的七个人悉数到位,33岁的姚秀超博士火线组建“科研攻关青年突击队”,并当仁不让地担当队长一职。横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领域,照理这任务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迫在眉睫的防疫要求使得一场中长跑变成了百米冲刺。姚秀超干起活来原本就是个急脾气,这次十万火急,一踏上赛道他便进入冲刺状态。

紧张忙碌的研制现场

第一关是面料的选定。隔离服需具备高度气密性、耐高压冲洗和射线杀菌、重复使用30次以上的性能,对面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反复试验,将特定织物和符合要求的橡胶进行贴合、硫化,做成复合面料。然而,此时他们周遭的世界几乎已经停摆了,几个人只好一头扎进库房淘换各种材料和部件,这意味着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寻求最佳配比。

第二关是工艺问题。从理论设计到实际生产,之间要跨越的障碍难以预料。果然,缝纫一开始便频繁出现断针断线等问题。时间不等人,他们连夜咨询了一位退休多年的工程师,通过降温降速、给缝纫线涂抹机油,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三关是隔离服的版型。密闭、舒适、穿脱方便、适合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一件隔离服要满足太多的要求。其间为了一个局部的结构问题,姚秀超和另一位工程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两个人吵得很认真,争论越发激烈,不明就里的人看了准以为他们是在吵架。最终,姚秀超以更加“科学”的分析和论辩艰难胜出。

此时的沈阳室外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成型车间却是蒸笼一般的炎热。姚秀超的大脑里仿佛有一个时钟,时针“嘀嗒”疾行的声音不时响起。凌晨四点,版型终于确定,等候多时的缝纫工加紧赶制;六点半,样衣完成,姚秀超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就这样,在连续36小时不眠不休的工作后,他终于带着他的“突击队”撞线了。而在连续几个这样的36小时后,突击队终于攻克了大批量生产的难题,实现了隔离服的量产。

33岁的姚秀超博士以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方式战斗在抗疫一线

2月5日下午,姚秀超和同事一起给第一批下线的隔离衣贴好商标,打好封条,目送它们被送出车间,不禁百感交集。他想到17年前的非典,当时他还是个中学生,看着别人冲锋陷阵,自己爱莫能助;而今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总算是添砖加瓦尽了一份力,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15天 & 70万件罩体

隔离服的生产刚刚稳定,沈阳院又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和兄弟企业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共同研发生产防疫用硅胶口罩。沈阳院是我国重点研产橡胶软管、橡胶涂覆织物和橡胶密封制品的机构,北橡院则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地面轮胎研发水平最高的国家级橡胶科研设计单位,它们和中国化工旗下的一批院所构成了中国化学工业领域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的科研院所集群。同很多中央企业一样,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它们的责任担当和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口罩研产,沈阳院承担的是罩体部分。首先要攻克材料和工艺难关,经过多轮实验,姚秀超他们终于选定了脱模剂,解决了罩体同模具粘合难以脱落和产品变黄的问题;其次要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实现一定规模的量产,形势紧迫,这种平衡的把握可谓难上加难。由于模具加工有一定难度,返修率较高,每一块模具的检测姚秀超都在现场。白天他一整天盯着生产线,测试、调整、返修……夜里十点后模具下线,他连夜检测,确保早上八点罩体生产顺利开工。一连串这样的日子后,日产量终于突破5万只;半个月后,防护口罩硅橡胶罩体达到70万只。

自打成为“博士后”,姚秀超便不时对爱人张梦圆说:“老婆,我要失联一段时间了。”然后人便遁形在实验室。再度露面,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张胡子拉碴沧桑疲惫的脸。在隔离服和硅胶口罩研发的日子里,张梦圆不知道有多少次听到他说:“今晚不回来了,活儿不能断。”即便回家,听到他的脚步声已是黎明时分;回来也只是打个盹儿,八点又出发了。这样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其间只有一次他竟主动回来休息,因为实在顶不住了。张梦圆知道自己劝不住他,但有时担心他的身体,忍不住要他悠着点。而他回答她的永远都是:“你说,我能停下来吗?能停下来吗?”

她知道,别说非常时期,就是平常他也停不下来。曾经有同事告诉她姚博士开会时掐自己的手上的烫伤,都掐破了。她问为什么?他说困!作为一个干起活就停不下来的急脾气,姚秀超总是一鼓作气、加速前进,他的时间和精力也便跟着这种节奏高速运转、超负荷透支。徒弟房鑫就被他的“连轴转”打败了,比“姚哥”年轻七、八岁的他连呼“吃不消”。

入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奖项后,张梦圆帮他填表、贴照片。姚秀超已经很久没有照相了,她只好选了一张时间最近的读博时的留影。看着照片上帅气逼人的男朋友,再看看这几年有点加速变老的丈夫,她打趣道:“人家肯定会说‘你这张照片是假的吧’?”

10年 & 博士后

除了热爱,或许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在漫长的岁月里不遗余力地倾情追逐一件事。18岁那年,姚秀超与化学专业失之交臂。大学毕业工作了一段日子后,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把这种热爱从心底根除,于是决定辞职全心备考研究生。如此心无旁骛,仿佛他并不需要为人间烟火操心。恰恰相反,姚秀超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对于儿子的决定,母亲毫无异议地表示支持。母子俩很像,都有一种单纯的执着。姚秀超读高中时,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一个人既要照顾家庭,又要承担繁重的民办教师职责,硬是自学十几门课程,通过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成为一名公办教师。

姚秀超完美复制了这种基因,耳濡目染了这种力量,本科专业同化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他花了一年半时间自学大学化学课程,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辽宁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正是在读研期间,他确立了从事科研的人生目标,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同济大学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姚秀超是伴着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长大的一代人,当哈利·波特披着隐身衣从视野中消失时,一个少年的幻想之门就此被打开了。他无比好奇地想要知道,他的衣服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在现实的世界是否存在?日复一日,这种好奇变成了一种牵引,带领他走进材料学的世界。在这里,长大成人的少年认识到,有些魔幻绝非仅仅是一种虚幻的想象,终有一天,人类或将摸索到一扇大门——通往超材料的世界。在那里,隐身或可梦想成真。他同时认识到,在这一领域,中国的科研水平并不差,更多欠缺的是工艺力量。于是,博士后研究他给自己设定的方向是化学工艺。

科研事业是寂寞的,尤其当某种追寻已经来到一条更为狭窄的路上,更需要静下心、耐住性子。好在姚秀超的内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激情,他把这种情绪按捺成一簇火焰,持续地燃烧,既不疯狂,也不熄灭。他一面玩命工作,一面寂寂钻研;既是热情的梦想家,也是冷静的工匠。当他在实验室和车间研制隔离服时,说不定是一个少年从魔幻世界来到了人间。

未来 & 无限可能

专注橡胶研发半个世纪,沈阳院近年科研力量不断增强,研发水平日益提高,产品具有很高的科技附加值,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他们研发的耐受超低温的硅胶制品可以在零下120度的环境下保持优异的性能,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出舱在太空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时戴的就是这种材料做的手套。

然而,由于橡胶本身的性能,其挖掘潜力越来越小,如何通过橡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和全新的设计使之突破现有边界、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得到应用,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高端人才,姚秀超无疑可以大有所为。作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奉者,挑战更能激起他的斗志。

2018年年底,姚秀超作为引进人才落户沈阳院,很快便进入角色,承担起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特种气囊就是其中一个。当飞机在低温云层中飞行时,机翼、发动机进气口、挡风玻璃等迎风部位会结冰,升力下降,阻力增大,极易引发事故。特种气囊通过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运动使表面结冰破裂脱落,达到除冰目的。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中小型飞机尤其是发动机功率小不能采用电热除冰法的飞机。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国内飞行器安装的除冰装置都是进口产品。

AlbertYao(姚秀超)最乐于挑战这种所谓的“卡脖子”工程,他说:“为什么要受制于人呢?”要知道Albert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英文名字,它来自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既是他的“野心”,也是他的“不服”,他要成为一个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所以,千万别跟Albert Yao说“我们不行”之类的话,他不乐意听,然后想方设法用行动回击。

从2019年盛夏到初冬,在近乎“失联”数月后,他终于攻克难关,实验取得重大进展,不久将进入实战阶段。与此同时,另一项难度系数同样很高的“电磁屏蔽材料”也获得了成功。这进一步鼓舞了他:人家研究这么久,我们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成功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行”!

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接下来姚博士将开启另一项“实验”,这极有可能是他人生中最伟大、最漫长的实验——他的小Albert将在这个夏天诞生,而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化学之父”。他想好了,待孩子一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化学元素表,一学会走路就带着去实验室。他同时起好了名字:女孩就叫“纳米”,男孩就叫“碳管”。他还向张梦圆保证届时一定会好好陪她和孩子,他说他现在之所以这么忙,就是为了赶紧把手里的活儿清零,接下来才好有时间。前所未有的,妻子对他的话表示怀疑。她其实也不指望他怎么陪她、帮她,就是觉得科研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希望他不要老是这么拼命地加速和冲刺。(杜林林)

【责任编辑:龙静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