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  >  地方 > 正文
2017年1-11月江苏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76%

文章来源:江苏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8-01-19

2017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省国资系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各项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

稳中向好、质量趋优

2017年1-11月份,江苏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08.39亿元,同比增长8.28%。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30.95亿元,增长10.62%;江苏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77.44亿元,增长5.19%。其中,14户省属企业增幅10%以上。

2017年,江苏省国资委进一步审核确认并公布省属企业主业;压减管理层级,明确“瘦身”目标和责任,完善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大力推动僵尸企业处置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加大督查检查力度,针对清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协调,指导跟进。2017年共清理处置僵尸企业、退出低效无效投资58户(项),完成年度僵尸企业清理处置任务。

1-11月份,江苏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利润650.67亿元,同比增长11.76%。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利润301.93亿元,同比增长11.22%;22户省属企业全部盈利,实现利润348.74亿元,增长12.23%。省、设区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利润增幅均超过营业收入增幅。

大力推进重组整合

按照业务相近、功能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市场化导向和出资人推动相结合,通过联合重组、专业化整合、上下游业务协同等方式,实施省属企业集团层面重组。

积极参与整合全省沿江沿海港口资源,2017年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江苏港口集团是实施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岸线及相关资源一体化整合的重要平台,沿江沿海主要港口、省级航运企业和临港产业等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具有区域枢纽功能的重要港口集群,全省航运服务中心、大宗物资储运交易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2017年4月19日,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优质资产注入,公司重新挂牌上市,业务全新起航(证券名称由“*ST舜天船舶”变更为“江苏国信”)。本次江苏国信的重组工作,采用“破产重整+重大资产重组,同步推进且互为条件”的方式,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首例。*ST舜天船舶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了信托和7家火电资产,实现了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核心资产的证券化。

以推进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按照江苏省委“40条”创新政策措施,研究印发《江苏省国资委关于推进省属企业科技创新的通知》,推动省属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通过健全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和投入机制,打造人才队伍,探索股权和分红激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实现国有资本优势与创新优势有机融合。近3年来,全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158亿元;引进、聘用和培养各类科技创新型人才4152人,其中院士14人、博士207人;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3项,累计申请专利6502件,其中发明专利2417件;97户企业已建立产学研机构,76户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技术中心。徐工集团已发展成为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十强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江苏省农垦集团自主研发的“华粳7号”“华麦5号”创下江苏稻麦单产最高纪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土地产出率位居全国前列,所属苏垦农发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上市的全产业链农业企业。

同时,积极发挥国有创投机构作用,仅江苏高投一家就成功投资并助推130多家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重组,培育一批以非国有控股为主的中小微企业成长为科技创新典范和行业排头兵。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