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专题  >  走进新国企2023  >  走进新国企·改革赋能新发展  >  第二站 > 正文
两大专项行动在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05-31

日前,两项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分别在广州召开,交流改革经验,以典型示范带动扩围深化。

“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是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国资委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此次扩围,“科改企业”已从此前的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也从449户扩充至580户。

科改行动:以点带面、星火燎原的态势加速形成

自2020年起实施科改行动以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改企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6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4.4 万件。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显著增强,“科改企业”有效专利实施数量达 11.2 万件,科技成果对外转让、技术许可收入和作价入股股权价值累计达 297.9 亿元。

据了解,南方电网科研院以技术需求推动协同创新“微链制”,以全链优势力量联合开展行业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攻关,持续打造“硬核”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

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370户已设立党委的“科改企业”全部制定了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基本实现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明确清晰、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范,82.0%的“科改企业”成立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科改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立下“军令状”、明确责权利,刚性考核、刚性兑现。

截至2022年底,全部“科改企业”本级及子企业均推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其中245户企业积极探索了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建三局绿投、中国天辰、中石化催化剂、浙江省机电研究院等企业将任期制和契约化覆盖范围扩大至中层管理人员,明确退出情形,亮出退出红线,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

目前,国有企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还不高,与国有企业的责任地位相比还不够相称。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科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讲话中指出,“科改企业”很多都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锚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建立完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加大产业资源、科研资源的专业化整合和一体化配置力度,统筹国家所需、行业所趋、企业所能,积极开辟产业新赛道、增强产业引领力。

翁杰明指出,要更加注重打造“独门绝技”。具备条件的“科改企业”要更加突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树立底线思维、立足长期价值,埋头苦干、精耕细作,努力在一大批细分领域拥有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南网数字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鹏在“科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上分享到,南网数字集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亿元级战略资金,持续投入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同时,推行“年度业绩评议+三年周期考核”,支持科研团队潜心研发。三年来,新增承担国家级研发任务30余项,专利授权数量实现逐年翻倍增长,主导编制国际、国家标准超 30 项,打造“伏羲”芯片、“极目”传感等系列自主可控产品,全面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李鹏介绍说,南网数字集团实施“科改行动”以来,累计实现成果转化收入突破 50 亿元,结合产业链建设,未来将带动超千亿产业规模,有力支撑构筑新型能源体系。

双百行动:“双百企业”普遍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自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启动以来,特别是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449家“双百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发挥,涌现出中车株洲所、南航物流、中交一公局、长江电力、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杭州热联集团、云南云天化股份、山东万华化学、浙江紫光环保等一批“改革尖兵”,并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双百企业”共有580户,173户为本次扩围新增。95.0%的“双百企业”集中于实体经济,76.5%处于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的企业,为壮大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贡献,“双百企业”普遍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双百企业”在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数据显示,30.8%的“双百企业”有序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已经成功上市,截至2022年底,“双百企业”292户为上市公司,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同时,“双百企业”注重搞活经营机制,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活力效率显著提高。广东能源发展实现三年两轮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有别于国有全资公司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实现董事会职权“所得即所需,所需即可得”,派出董事独立表决事项超70%。

值得一提的是,“双百企业”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关键路径,持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特别是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100%全覆盖的基础上,普遍注重“考准”和“刚性兑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基本形成。

例如,中车株洲所“发帖”实行产业单元总经理公开竞聘,有8名经理层成员因竞聘连任失败而转入普通岗位,3年来有9位领导人员因排在“末位”而退出领导岗位,近50位领导人员因年度考核“不合格”调岗、降薪。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双百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讲话中指出,“双百行动”实施以来,各“双百企业”在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挥基层改革创新“尖兵”作用,有力破除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双百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翁杰明提出,目前,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规范性、精准化上还有差距,“双百企业”要率先在这方面进一步探索、成为典范。目前“双百企业”外部董事已基本配齐,但不少企业外部董事素质和能力差异较大。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外部董事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引导外部董事深入调查研究,既要善于防范市场风险,避免盲目投资决策,又要防止过度“避险”,错失宝贵的市场机会。在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同时,也不单纯追求更高比例。

“当前,一些企业主业仍不够突出,小散乱问题依然存在。双百企业要聚焦主业实业,进一步在做强、做专,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翁杰明指出,能否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是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做强”的结构支撑。

“一段时期以来,个别企业通过多层架构无序扩张,靠无关多元化经营拼凑营业收入,还有个别企业通过庞大负债‘积累’资产规模,这是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翁杰明说,“双百企业”要坚决杜绝这种倾向和苗头,决不贪大求全、盲目多元化,要加大“两非”“两资”和管理链条过长企业的处置力度,更加坚定地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是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效果的综合体现。针对一些国有企业资产回报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翁杰明指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首先要在做强上下功夫。“双百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把价值创造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本质要求,融入采购、生产、营销等管理全流程,重点要抓好成本管控,明确成本费用管控重点,强化成本关键环节和重点要素管控,促进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化。

广汽集团于 2018 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是广东省首批入选的七家企业之一。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现场推进会上介绍说,为全面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广汽集团深化集团职业经理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

2022 年,广汽集团各级企业新聘任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达 50.4%;业务一线企业管理人员退出比例最高达 60%,实现“位子”稳不稳,业绩说了算。

曾庆洪表示,下一步,广汽集团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求,推动“双百行动”不断走向深入,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树立民族汽车品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广汽集团新担当、新作为。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