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专题  >  国资央企 向绿而行  >  央企行动 > 正文
中国三峡集团:以“两翼齐飞”擦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底色

文章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03

经过30年发展,三峡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同时还在长江大保护这一全新领域发挥骨干主力作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两翼”协同发展,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战略,以“两翼齐飞”擦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底色。

清洁能源有效供给不断增长

三峡集团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保供与减碳双过硬、双可靠。一是固存量,提升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建设运营水平;二是扩增量,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业务,打造更多“风光三峡”“海上三峡”,以更加多元的方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绿色动力。

截至2022年底,三峡集团已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三峡工程、白鹤滩、乌东德等六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7169.5万千瓦,每年为我国社会提供清洁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新能源总装机近3200万千瓦,每年供应清洁电能约570亿千瓦时。

能源资源节约全面落实

三峡集团持续推进梯级电站的联合调度,实现节水增发和提高水能利用效率。2022年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不含乌东德白鹤滩)累计节水增发电量85.9825亿千瓦时,水能利用提高率4.77%。清江梯级电厂(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节水增发电量2.63亿千瓦时,累计增发率3.7%。

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全过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措施落实。乌东德工程通过优化工程布局、减少施工占地2.4%;建造世界最薄300米级双曲拱坝,节约混凝土16万立方米;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节约工时2.5个月;采用新型水垫塘边墙和二道坝,节约建设成本约8345万元、运行成本200万元/年;节约利用洞挖石料652万立方米,用作地下工程、导节流工程及其他辅助工程混凝土骨料;在营地建成中水回用系统,节约水资源和取水电能。

大力推动重点耗能单位节能降碳。襄阳宜城电厂(在建)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成熟的技术,设计供电煤耗268.66克标准煤/千瓦时,优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273克标准煤/千瓦时。深入实施鄂州电厂节能减排改造重点工程,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氮氧化物排放持续减少,实现节能减污协同增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长江大保护减污降碳协同推进

三峡集团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长江经济带城镇污水治理中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迈向新阶段。三峡集团策划推广“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模式,充分利用污水厂空间资源,在办公楼及厂房屋顶、污水池上方架设光伏发电系统为污水厂设备提供绿色电能。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在芜湖、六安、岳阳、亳州等地已投产污水厂光伏电站16座,平均每年可为污水处理厂提供清洁电能超3300万千瓦时。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三峡集团以“水质永续、资源循环、能量自给、环境友好、适应灵活和智慧融合”为目标定位,集成减污降碳先进技术,打造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污水处理达到了极限脱氮除磷效果,水质净化中心实现了100%能源自给,减污降碳成效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传播

三峡集团持续深入推进“电化长江”“氢化长江”工作,积极探索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利用,助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2022年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投入运营,2023年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顺利下水。投运国内首个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

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海报标语、讲座培训、有奖问答、经验交流、健步走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宣传节能低碳思想。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申报《中国三峡集团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长江大保护》自主承诺,成为中国进行自主承诺的首家央企。

【责任编辑:王占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