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专题  >  国资央企 向绿而行  >  央企行动 > 正文
中国华能: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华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紧密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责任,矢志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聚焦实现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中国华能紧密围绕实现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始终站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聚焦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谐,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和领先的环保指标要求纳入建设项目设计、基建和运行等全周期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顶层制度机制建设,举办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双碳管理培训班,全面提高碳达峰碳中和思想认识,坚决落实国家双碳目标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电厂煤场全封闭,大气治理、废水治理等环保工作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煤电清洁化水平稳步提高,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减污降碳科技创新成绩卓著

中国华能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勇当国家科技力量,结合该公司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申请承担各类减污降碳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增强科技引领力。积极推进煤电机组掺烧污泥、生物质、多元固废等耦合发电项目,率先在日照电厂实现生物质直燃耦合发电、玉环多元固废耦合发电等项目,打造了中国华能“城市污染物终结者”的生态环保品牌;开发了华能原创、世界首创的低温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脱除(COAP)技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将全面低于1毫克/标准立方米,华能山东临沂电厂135兆瓦级机组COAP技术(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首套验证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7月底试投运。全力开展储能技术研究。2022年5月,华能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投产,属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每年增加调峰电量约为1亿千瓦时。今年5月,国内首套魏家峁煤电66万千瓦煤电机组耦合蒸汽熔盐储热调峰调频示范项目成功投运,每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6亿千瓦时,节约燃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

积极开展CCUS技术等低碳零碳能源技术研发。2021年建成国内首套12万吨/年相变型CO2捕集示范装置,填补了国内相变型碳捕集技术领域示范工程的空白。组建CCUS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能源局揭榜挂帅项目,开展世界规模最大的华能陇东百万吨级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提升中国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地位。

加快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跃升新阶段

中国华能坚定不移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在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开发过程中,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到新能源环保管理中,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工作。在“十四五”前两年,中国华能新能源累计开工超3500 万千瓦、投产约1900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 万千瓦;东部海上风电发展带、沿海三大核电基地、西南三大多能互补基地开发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截止5月底,中国华能清洁能源占比为43.07%,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大力推进新能源基地化建设。2022年12月15日,华能粤东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汕头勒门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规模超2000万千瓦,创新推动绿色能源、化学储能有机结合,形成“风、光、水、火、储”统一调度,实现源网友好互动、整体效益最优。今年5月25日,总装机规模约5000万千瓦的华能澜沧江西藏段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暨RM项目开工仪式在拉萨举行,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明确的全国三个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最大限度实现水光多能互补、系统平衡消纳,同时利用水电站送电通道集中打捆送电至粤港澳大湾区,可为西藏提供高质量的绿色能源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华能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切实把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新能源环保管理中。持续推进新能源生态环保风险月度排查与整治机制,加强新能源日常监督与管理,前置收购项目合规性审查工作,全面加强新能源项目环保“三同时”措施落实与验收。全面加强新能源项目环保减排工作,加强生活污水、弃土和弃渣堆放和处置管理,强化危废固废管理,加快已投运场站危废库房建设,全面建立健全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台账。

【责任编辑:俞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