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
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
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
让更多绿电走进千家万户

文章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07
开局之年,南方五省区绿色发展动能奔涌——
岭南大地,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
西南腹地,我国单机容量最大山地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年上网电量超14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18万吨。
山海激荡,奋楫扬帆。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节能降碳纳入工作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用电用能产品多样化供给、高端化升级,全力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
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推进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主动服务海上风电、大型风光基地接入和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加快接网工程建设,促进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快并。建成投产广东汕尾甲子海上风电送出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电网消纳能力。上线新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新能源并网业务实现“一网通办”。今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累计装机预计将突破1亿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58.5%,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超过99.9%,基本实现全额消纳。
——强化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粤港澳大湾区直流背靠背电网工程建成投产,世界首次实现对电网复杂结构的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并采用了全自主可控柔性直流换流阀和控制保护装置。“伏羲”电力芯片、“夸父”新能源预测系统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打造绿色低碳电网,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进中国—芬兰能源合作首个示范项目——“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每年可减碳200吨,相当于植树一万棵。投运广州500千伏科北变电站,成为全国首座近零能耗的500千伏变电站。
——不断优化需求侧节能服务,提升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推广交通、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电能替代,积极实施乡村电能替代,2022年新增电能替代项目1.96万个,实现电能替代电量4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等能源综合利用业务,推广“看能”能效管理系统,2022年新增建筑节能服务面积121万平方米,节能托管电量8400万千瓦时。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底,南方电网公司已建成充电桩8.65万个,实现县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其中乡镇覆盖率超过九成。在海南成功打造充换电“一张网”,实现全岛充换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一个APP畅行全省”。今年还将新建充电桩1.4万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此外,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开展绿电消费先行示范,率先将生产科研基地打造成为我国绿电消费规模最大的央企零碳总部基地示范区,并建成了广州电力展示馆、数字电网体验中心等零碳展示中心集群。今明两年,计划建设40个近零碳示范区,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零碳”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加快推进储能项目建设,支撑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
随着广东梅州、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投产,粤港澳大湾区电网抽水蓄能总装机达到近1000万千瓦,高峰时段顶峰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投产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多厂站集控中心,实现对南方区域9座抽水蓄能电站、常规水电站的集中监视和控制。目前,南方电网公司正加快建设广西南宁和广东梅州二期、肇庆浪江和惠州中洞4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480万千瓦。
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积极拓展共享储能、智慧用能等场景应用。我国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电站投入使用,按照每天一充一放测算,每年可发电262.8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98吨。牵头组建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走向融合,为南方电网公司打造零碳竞争力和绿色低碳发展高地构建起新引擎。接下来,南方电网公司将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南网实践新篇章。
【责任编辑: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