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谱写节能降碳新篇章
中国石化: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谱写节能降碳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07
中国石化深入学习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主动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和“绿色企业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碳达峰八大行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走向世界领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石化新篇章。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节能降碳顶层设计
中国石化坚持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把“双碳”工作摆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摆在事关公司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思想认识,研究重点工作。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全面谋划节能降碳部署和系列政策举措,确保公司各项工作与国家政策相一致、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院士”大讲堂和“双碳”知识专题讲座,提高全员学识和能力,扎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编制实施《中国石化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中国石化碳达峰行动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制定碳达峰八大行动任务和33项具体措施,确定中国石化实施碳达峰行动的工作主线和着力点,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做到源头节能减碳文章
中国石化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过程,加快打造全产业链、全工艺链、全管理链的绿色发展模式,让绿色成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做好“存量降碳、增量低碳”大文章。在布局建设项目时,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工程设计,研发应用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从源头上管控好碳。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中,做好“走向零碳、发展负碳”大文章。把新能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坚持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思路不动摇,打造更多专业运作水平高、集约化管理能力强、经营效益好的项目,以新能源快速发展引领绿色发展水平系统提升。
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做到能源消费洁净化
中国石化加快构筑多能互补格局,高质量实施七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深地工程”、页岩油气再获突破,加强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巩固地热供暖和余热利用行业领先者地位,加快推进生物质燃料产业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在清洁能源供给上再立新功。有序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推进生物质颗粒替代部分燃料用煤,推进钻井、压裂、修井等用能设备电动化改造和应用,开发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能源产品绿色化。
协同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做到资源高效利用
中国石化坚持把节能提效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举措,深入推进“能效提升”计划,积极实施注采输系统一体化能效提升、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提效升级、炼化装置对标提效改造。2022年,累计实施“能效提升”项目480余项,年节能量近百万吨标煤。推动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炼化企业加大对高浓度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油田企业有序开展二氧化碳驱油,2022年回收二氧化碳量150多万吨、二氧化碳驱油注入量超过65万吨,其中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成功打造国内首个“无废集团”建设试点,塞罕坝生态示范林项目、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造林项目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全工艺链、全管理链的绿色发展模式,在资源高效利用上取得进步。
加快攻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攻坚绿色低碳技术,聚力攻坚高质量能源供给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应用取得突破。建立低渗油藏CO2驱油封存、中-高渗油藏高效水驱、稠油冷采、“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等低碳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油田注采输一体化提升工程获得国家“双十佳”最佳节能实践案例。炼化工艺流程模拟及全厂蒸汽动力、热联合、热直供、工业水、氢资源、瓦斯、胺液等能量梯级利用与集成优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置、氢资源及蒸汽动力系统模拟优化软件,支撑了智能化工厂建设。太阳能加热原油、薄膜多晶硅发电、低温余热发电、管道保温、管道防腐除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降低生产过程能量损失。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化将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二氧化碳、甲烷减排措施,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速培育低碳竞争新优势,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助力中国石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