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专题  >  中国企业论坛  >  直击会场 > 正文
2023中国企业舆论传播分析报告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社  发布时间:2023-09-2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在波谷振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企业攻坚克难、砥砺创新,在困境中求索,在机遇中成长。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比上年增加12.11亿元。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数据表明,市场信心和预期有所增强。

放眼未来,国际环境依然风高浪急,但中国经济航船仍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标航线劈波斩浪迎风调帆。世移势移,中国企业需要以“新”对“新”,以变应变,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形象传播力,坚定不移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告综合梳理多个权威平台以及市场主流指标体系,对今年1至8月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舆情进行跟踪和分析。希望今天发布的这份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积极舆论场,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今年前8个月,中国企业关注热度整体保持稳健。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国有企业关注度维持高位。今年前8个月,“国有企业”资讯指数的关注度日均值为884317。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市场广泛关注。前8个月,“国有企业改革”资讯指数的关注度日均值同比大增433%。峰值出现在1月2日,最高达58792;

第二,民营经济关注度大幅增长。今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积极预期不断累积,舆论关注度不断提升。前8月,“民营经济”这一关键词的资讯指数整体日均值高达413138,同比上升1173%,并在7月19日达到峰值超过2052万。此外,对“民间投资”和“企业家精神”等关键词的搜索指数、资讯指数检索同比均出现明显增长;

第三,上市公司舆情走势与资本市场重大事件共振。今年前8月,资本市场发生多项重大事件,舆情指数也与之发生了共振变化。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这一关键词的资讯指数今年前8月的日均值同比上涨64%。今年3月、5月、6月、8月相继出现了多个资讯指数峰值,体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在舆论特点方面,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强信心”“稳预期”“开新局”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新一轮国企改革、民营企业发展等备受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方面,今年以来,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等。“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双百企业”、“科改企业”等纷纷扩围,还有200家中央和地方国企入围“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一系列举措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报道量和转发量呈现“双高”态势。

民企发展方面,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相关部门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因此,民营企业发展备受关注,相关话题热度攀升。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关注度持续上升。在“十周年”这一关键节点上,“一带一路”相关议题不断攀升,企业在共建国家积极宣介中国故事、企业故事,树立创新发展、绿色履责的企业形象。

此外,在防风险方面,今年以来,部分领域一些企业不景气,极少数企业出现风险隐患。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防范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恒大、碧桂园等一些房地产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引发舆论关注。另外,西方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调整拉升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成本;光伏产业或面临过剩风险;新能源汽车的“卡脖子”风险凸显等受到关注。

2023年以来,主流媒体涉企报道紧扣重大主题,以调查研究为抓手,优质内容持续输出。涉企新闻策划围绕“新征程、开新局”“二十大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报道展开。各大媒体深入基层,以座谈、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系列调研,形成了一批立意高远、内容翔实、传播广、效果好的优秀作品。其中,在“高质量发展”相关调研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各大媒体走进全国20多个城市,听民意、看实情,挖掘各领域各企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经济参考报》刊发“一个产能单位里的科创力”系列报道,切口小,角度新,成为企业向“新”而行,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动样本。

技术迭代为开发更具吸引力、传播力的新闻产品提供了更多可能。今年以来,主流媒体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制作手段,跨界跨屏联动不断升维,传播效力倍速级放大。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例,2月1日,人民日报官微晒出一组九宫格图片,中国建筑、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粮、中国石化等央企喊话《流浪地球2》的联动海报,引发数万人热烈讨论。几天后,《流浪地球2》主创团队与来自中核集团、航天科技、中国石化的科学家及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项目负责人走进《经济参考报》直播间,开启一场“中国科幻”创意团队与“中国制造‘国家队’”的跨界对话,仅微博平台就吸引超过550万观众实时观看。相关拆条短视频、动画、图文、综述稿等在多个平台裂变式占据热点,形成了“出圈”效果。

对未来舆情研判,本报告认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继续深化,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承压并行的时代。企业在发展经营承压的同时,还需要应对“全民发声”的舆论生态,需要转变传统的舆情应对思维,以创新的方式来应对复杂局面。

本报告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增强舆情“感知度”,强化正向引导。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围绕这些重大主题,企业可以健全重大主题宣传机制,主动设置议题,建立好策划、组织协调、投入、宣传推进、舆论引导、总结表彰等各种机制。顺势积极发声,借此树立企业形象。

二是聚焦受众关切,提高传播“精准度”。当前,传播格局、传播手段、传播方式方法深刻变革,受众分化极快。企业宜因时而动,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在合适的时机传播合适的内容,做到传播场景不失位、不缺位、不越位,准确的把握、明确自己在舆论场中的角色定位。根据不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平台和手段,精确传递有效信息给目标受众,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三是提升舆论“友好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企业应主动与媒体、公众、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回应关切和质疑。适度适当沟通,增强企业与舆论的互信,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此外,通过宣传企业的创新成果、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抵制虚假信息和低俗内容的传播。

四是拓展国际“触达度”,聚焦海外传播优化形象塑造。我国以站起来、富起来,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仍未真正解决,“挨骂”现象远未杜绝。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进步的发动机,成为当之无愧的工业大局、制造大国、基建狂魔……中国企业正在书写和改写世界的工商业文明和历史。中国企业的声誉应有与“中国体量”相适应的“中国声量”,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企业,接受新时代新征程和新兴世界工商业文明。这就要求企业多方面发力:从目标市场的调研到跨文化团队的构建,从传播渠道的选择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从本土化内容完善到海外舆情监测机制的建立……为拓展国际影响力,提高传播效率,企业需要不断在国际舆论场中“守土”“拓土”。

【责任编辑:李子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