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专题  >  2023年国资国企经济运行年报  >  专家解读 > 正文
加速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4-02-02

1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实现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就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答记者问。总体来看,2023年国资央企充分发挥了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重大项目和技术实现突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一、国有经济坚定扛起战略支撑大旗,积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坚定扛起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顶梁柱”责任,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深挖消费潜力,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关键支撑。

一是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2023年中央企业经营效益保持稳定,有效投资大幅增长,运行效率持续改善,企业发展基础实、质量优。全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6.6%,全员劳动生产率78.4万元/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二是加快发展新动能。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力度空前,2023年,中央企业完成战新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中央企业战新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机器人等行业取得显著成就。科技创新投入明显加大,2023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落地一大批重大项目,如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投产、国内首条12英寸汽车芯片先导线通线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典型成果,如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直驱海上风电机组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伏羲”电力芯片、“极目”微型传感器等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等。

三是强化产业链韧性。近年来中央企业扎实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推动产业链领军企业加大强链补链项目投资,解决产业链难点和“锻长板”问题,支撑保障产业链要素畅通流动。累计发布产业链供需清单超1000项,带动产业链超过51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创新联合体模式,联合上下游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重大装备“卡脖子”问题,有力提升了产业链安全水平。

二、大力培育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

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和培育期,无论是从创新角度,还是从战略安全与产业控制角度,都要求国资央企在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力度,加快发展速度。

一是确保战新产业跑出加速度。尽管战新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但体量与相对成熟的传统优势产业相比仍显不足。要发挥好战新产业发展基金的作用,通过金融手段进行放大和助推,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要注重秉持央企的社会属性,将资源和力量集中在影响范围更广、保障需求更高的重点领域,例如广泛驱动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变革的人工智能,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实现的新能源等。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重点面向战新产业发展、业扩界面延伸等投资需求,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同比大增23.6%,助力综合能源、储能、数字产业、电动汽车充换电等集群加快产业升级。

二是培育未来产业抢占制高点。未来产业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但需要加以引导培育,才能形成新的增长极,驱动经济社会变革式发展。作为央企,需要紧紧围绕重点技术、重大工程、典型场景3张清单真抓实干,通过推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应用转化与实际场景验证来实现未来产业落地发展,促使更多的潜在增长极从“可能”变为“可行”,从“潜在”变成“现实”。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不停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颠覆性创新形成的新劳动资料、新生产工具、新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表现为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因此发展这些产业从根本上就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时期央企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等三大作用,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依托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等举措,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成果,契合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培育需求。

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发展“强基础”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国资央企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阵地,应通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持续强基转型。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以数字化、绿色化的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一是升级结构体系,向高端化跃进。产业结构体系升级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传统产业的高端化要依托应用场景和产业链的焕新升级。国资央企要科学谋划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布局,把握大模型这一科技革命新爆发点,积极构建行业大模型场景运营平台,推动大模型在示范应用场景中落地。要持续开展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市场化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合力攻关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二是创新技术路径,向数字化升级。数字科技、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引导甚至是主导作用。国资央企要以产业技术路径创新为抓手,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支持传统产业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三是优化发展模式,向绿色化发力。绿色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态底色,是推动产业体系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国资央企要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强化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要实施绿色制造业工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电交易市场等平台建设。

四、巩固国有经济全产业链供给优势,进一步打造发展“优环境”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水平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同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国资央企应深入推进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全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一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领产业链创新发展。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其韧性和竞争力,是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国资央企肩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重任,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聚焦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加强产业链共性技术供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限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构建产业链创新生态系统,激活产业链内微观企业的创新动能和竞争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二是构建共生发展生态,赋能产业链协同发展。现代产业具有生态化、集群式发展特征,离不开链长企业的组织控制和引领带动作用。国资央企要积极构建产业链发展共同体,整合产业核心资源,强化供需协同,丰富产品供给,做强产业链服务,促进产业链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三是提升供给韧性水平,保障产业链战略安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脱钩断链”风险抬头,亟需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国资央企应进一步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要高标准打造要素流通基础设施,保障产业链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高效流通,激活数据要素等新型生产要素潜能,打造国家竞争新高地。

(作者为南网能源院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勉荣)

【责任编辑:冯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