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4专题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典型案例 > 正文
发挥功能作用 支持科技创新 中国诚通积极服务国资央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4-25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诚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作用,通过基金投资、培育孵化等多种方式支持国资央企科技创新,持续加大战新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加大科技创新资本投入

中国诚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加大对央企科技创新的投入,坚持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一是推动资本向战新产业倾斜。制定《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明确“以重点任务牵引,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思路,聚焦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截至2024年底,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超过2200亿元,其中投向战新产业占比超过71%。出资100亿元入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并成为子基金管理人。二是聚焦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锚定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环节,围绕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等领域,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科改企业”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截至2024年底,基金投资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100余户、链长企业21户。三是发行资本市场特色产品。中国诚通成为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先后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绿色科创债近百亿元。诚通证券为科创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先后购入企业债券和票据超30亿元。定制开发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中证诚通国企战新产业等“央企价值+”系列指数,认购和增持相关ETF产品,促进资本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国资央企集聚。

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作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诚通积极探索基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模式与有效路径,加大对科技领军企业和重点领域科研院所改制的支持力度,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一是设立科创投资基金。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北京市海淀区等共同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发挥“探头”和“触角”功能,加强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央企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的投资。二是助力科研院所改制。积极参与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科研院所改制,协助改制方案设计和实施,先后参与联通中讯院、上海核工院、有研工研院、哈玻院、中车戚墅堰所等7户科研院所改制,对4户科研院所子企业开展股权投资。以“混资本”的方式促进“改机制”,提名委派行业专家作为外部股权董事、科技型独立董事,参与组建多元化的董事会。推动改制院所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协助4家改制院所实施骨干员工跟投等激励,覆盖904人次,充分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三是打造创新企业生态圈。加强基金投后赋能,深耕基金公司已投项目,通过技术交流、共同研发等合作,助力改制院所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支持5户改制院所通过发行可交换债等方式增强科技研发资本实力,通过基金投资投后赋能营造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良好生态。

夯实运营公司科技创新产业根基,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中国诚通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所属产业板块科技创新水平。一是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出台《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研发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指导所属企业细化制定实施细则,初步形成涵盖人才引进、经费使用、项目管理的科技创新配套制度体系。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新能源电池、林浆纸领域产学研合作,加快研发平台建设。所属企业力神电池围绕锂电池科技成果转化和下一代先进电池研发,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先后建设天津、无锡两大研发中心。所属企业中国纸业加强林浆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先后聘请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技术顾问。截至2024年底,中国诚通已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三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聚焦新能源电池关键技术开展研发攻关,所属企业力神电池牵头3项、参与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参与组建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2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截至目前,新型储能电池等迭代升级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产品容量由280Ah升级至314Ah,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容量提升了12%;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量密度分别提升了30%、15%。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