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4专题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典型案例 > 正文
锚定目标精准施策 凝聚合力持续攻坚 甘肃全面决战决胜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文章来源:甘肃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5-08

甘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国资国企改革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谋划、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省属企业全覆盖调研,“一企一策”理思路、提要求,解决影响和制约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瓶颈,先后3次主持召开全省性会议,合力推动改革任务落实。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76%主体任务,企业功能作用和经营质效明显提升。

再部署、再推动,凝聚改革强大合力

一是持续保持高位推进。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全面部署推动各项改革任务。二是分层分类细化台账。在考核评估、盘点梳理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分类完善省直部门、省属企业改革任务台账,同步指导省属企业、市州完善本单位改革任务台账。三是不断完善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将深化提升行动纳入年度重点任务跟踪督察。国资委持续落实月统计、季通报、半年小结、全年考评,以及重点工作督办、难点问题会商协调等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二季度组织国企改革观摩交流,三季度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力争9月底前基本完成,确保年底前高质量收官。

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改革质效

一是推动体制机制类改革“形神兼备”。深入开展现代公司治理示范创建行动,分层分类优化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和各治理主体权责清单,着力解决权责界定不科学、党委实质性把关不够等问题。深入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行动,开展减级增效、优员增效、降本增效专项工作,着力解决契约目标科学性挑战性不强、刚性考核兑现不严、业绩与薪酬挂钩不紧等问题。二是推动功能使命类改革“量质齐升”。大力推进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推动资源类企业强化增储上产,能源类企业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农业企业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和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更好履行保障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的战略使命。

锻长板、扬优势,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一是强化特色优势产业牵引带动作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布局结构调整“6+1”行动,全面推行1条产业链1个实施方案、1张产业链图谱,建立配套企业、技术攻关、短板弱项、对标企业、重点项目5张清单的“1115”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数据信息、中医药、文旅等战新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氢能、低空经济、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支撑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拓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模式。带头实施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巩固深化省属企业与中科院兰州“一院三所”等院所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作用,围绕产业短板和转型升级需求,开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母机等领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固化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做法。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来甘肃省在董事会建设、专业化重组整合、央地融合发展、激励基层创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形成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并通过形成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机制等方式固化,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立标杆、学先进,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一是扎实推进“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工作。组织省市国有企业学习借鉴国务院国资委推广的各地、各中央企业改革典型案例,以及甘肃省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学优争先、以学促改,加快转化为甘肃企业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二是深入落实国企改革基层联系点制度。巩固深化领导包抓、定期联系、问题协调、督导检查、宣传推广等机制,深入解读改革政策,帮助破解难点问题,挖掘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穿透到基层、落实到末端。三是持续加大改革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讲好国企改革故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支持改革、主动投身改革,打造更多改革样板和尖兵,营造典型引路、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