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逐“绿” 智造未来——建筑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
向“新”逐“绿” 智造未来——建筑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4-04-29
谈及建筑业,在人们传统印象里往往是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噪声不止。然而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建筑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正在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走进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基地全封闭降噪隔尘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以及产线上忙碌的技术人员和机器人。在这里,传统的建筑业印象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高效、智能、环保的全新生产模式。
生产线上机器人在喷涂涂料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不仅仅是一种设想,在可预见的未来,更是智能建造技术革新的真实写照。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正在重新定义建筑的生产和施工过程。该技术通过精细的优化设计和高效的模块化建造流程,将传统的建筑工地转变为工厂内的精密制造环境,显著提升施工速度,极大缩短工程周期。“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MiC技术能够在工厂内完成高达90%的施工内容,可以将建造时间压缩至原来的20%,有效减轻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减少了场地占用,并显著降低了施工噪音和扬尘污染。”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军表示,采用中建海龙原创研发的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北京市西城区首个原拆原建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让老百姓搬进了在原址上建起来的新家。
MiC技术是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制造的结合,产业链的“方案+产品”模式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复合型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及人机协同生产设备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引入技术和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实现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显著增强了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这种创新的建造模式不仅提高了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践行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屋’的现代建筑理念。”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毛晔介绍道。
建材研发提升科技含量
建筑业是“碳排放大户”,在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及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光伏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结构中,可让建筑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显著降低建筑碳排放。
在企业展厅,中国建筑旗下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峰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在BIPV领域研发的仿铝板、仿石材、彩色双玻、双玻透光、光伏地砖以及图纹定制双玻等光伏建材产品。“以100平方米的BIPV应用为例,在广东地区每年可产生约1.2万度的电力,足以满足约6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显著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碳排放。”朱敏峰介绍说。
室内光条件下,0.25㎡的仿铝板光伏建材发的电可以带动电压为5V的直流风扇转动
BIPV技术的应用是绿色建造理念的重要体现,它结合了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了建筑与能源的高效融合。通过离网可供电的特性,BIPV系统能够实现自发自用,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友好性。
攻克幕墙建造世界性难题
作为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的建筑幕墙承建商,远东幕墙不仅为建筑赋予了光影交织的外衣,在建筑技术运用上也达到了业界新高度,通过双曲幕墙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创新,解决了双曲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双曲扭拧单元的制造和安装。
香港中环美利道项目的建筑幕墙
“如果说幕墙是建筑的外衣,那么美利道的双曲幕墙就是建筑界‘高端定制’。”朱敏峰表示,“为了实现美利道项目像花瓣一样的建筑外形,所有幕墙构件都需要单独定制,像拧麻花一样将金属在常温下弯曲成各种三维形态,同时要保证毫米级的精度,从而让建筑外立面呈现出自由平滑的曲面形态。”据了解,远东幕墙自主研发的双曲扭拧单元技术,打破了全球双曲幕墙技术的瓶颈,实现了曲面建筑外立面的装配式施工。公司在2023年还成功中标了深圳欧加大厦项目,该项目是全球最复杂的曲面玻璃幕墙工程之一。
以智能建造和建材研发创新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重塑建筑业,也为建筑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