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一公司:聚力新能源赛道 打造发展新优势
中建二局一公司:聚力新能源赛道 打造发展新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11-19
雪山旷野,绿电蓝海,曾经的边疆荒野,一面面光伏板随着山坡的地势此起彼伏,牛羊马群宛如点点扁舟,漂浮于山野之上。在我国北疆的广袤大地上,亚洲单体最大风光一体化项目——尼勒克光伏项目勾勒出了这样一幅宜游宜业的现代新农村美丽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中建二局一公司抢抓国家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发展机遇,加速推进新兴业务布局,逐步打造“新能源”特色产品线,以自身“双碳”业务优势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能互补,助推规模化发展
大力推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步。作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新疆能源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是党中央明确规划建设的国家“三基地一通道”,但传统光伏发电并网消纳难度大,且存在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在这种情况下,“光伏+光热”一体化多能互补综合性发电模式成为最优解。
在新疆阜康,由中建二局一公司承建的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标段一)项目通过集热器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光热塔中,夜间通过热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实现全天候、高效率、稳定的电力供应,大大提升发电效能,每年产出清洁能源18亿千瓦时,实现地区清洁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还成功实现“光伏治沙”“光热治沙”,覆盖和治理荒漠面积达到3.7万亩,为持续改善阜康市戈壁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组建青年技术研发团队,对新能源业态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总结生态光伏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制定完成《光伏项目建造标准化管理手册》和《光伏项目建造作业指导书》,以专业优势塑强发展优势。
牧光互补,撬动“板下新经济”
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近16万亩沟壑纵横的复杂地形,成为打造风光一体化新能源基地的绝佳地带,亚洲最大单体容量最大的风光一体化项目——尼勒克光伏项目在这里应运而生,风电和光伏在夜间和日间发电功率的较强互补性,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还可降低电力系统对调峰电源的需求,缓解新能源发电面临的随机性、间歇性等难题,整体外送电量、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高,每年可提供58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供给。
但作为传统牧区,如何实现能源保障和农业收益“双赢”,仍是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难题。依托地区光照条件,中建二局一公司创新建立“牧光互补”模式,助力牧民发展“板下经济”。板上发电,板下放牧,在光伏板的“庇护”下,地植被免受烈日大风的侵袭,牲畜也得到了有效防护,实现了光伏企业和农牧民的双向受益。
2024年,新华社发文《新疆:“牧光互补”模式助力光伏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日报“中国有办法”栏目发布《在新疆,光伏板下能钻羊》,均聚焦报道尼勒克生态光伏撬动“板下经济”。此外,央视《走进新疆》栏目、CGTN亚洲非洲中心、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实地采访尼勒克光伏项目打造“牧光互补”绿色低碳新典范。
多元互补,实现“双碳”新目标
充分发挥“双碳”业务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光伏新范式,让公司在新能源市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节节攀升,成为新疆大能源基地建设名副其实的“光伏奇兵”。2022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接生态光伏项目4个,累计装机容量超600万千瓦,合同总额超200亿元,通过优质履约和高效推进,整体业主满意度超过90%。
在高质量打造生态光伏的同时,中建二局一公司积极推动多元化发展,开辟了制绿氢、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赛道,中标新疆华电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新疆华电昌吉13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木垒80万千瓦风力发电,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戈壁、荒漠地区资源优势,为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走好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仍大有可为。未来,中建二局一公司将持续深耕新能源产品线,不断塑强“双碳”优势,为能源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石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