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科技创新主力军  >  走进新国企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正文
环球网:未来已来,“中国芯”的逆风破局

文章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03-18

芯片又轻又小,却又最庞大最复杂,堪称“最轻的大国重器”。

2025年伊始,通用人工智能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世界眼光聚焦中国,重新定位与审视中国的AI技术与中国芯片的运算能力。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开辟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独有路径?值此时机,记者跟随“走进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活动来到中国电子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公司”),深入了解中国芯片的现在与未来。

飞腾公司致力于通算处理器、智算处理器等高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产业化推广,其芯片总销量突破了1000万片,快速进入下一发展期。

从零到一,实现芯片国产化量产

上世纪末,面对西方各国对我国CPU芯片的封锁,中国芯片的发展道路面临巨石挡路。“我们国产CPU的研发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窦强回顾道。芯片设计之难,犹如“在头发丝上起万丈高楼”,要在指甲盖大小的硅基板上构筑百亿晶体管迷宫,可容忍的时序偏差不能超过千亿分之一秒。数十年如一日的苦心钻研,窦强团队不断攻克了“卡脖子”问题。

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窦强博士指导飞腾新一代桌面CPU调测试工作

飞腾公司物理设计部资深工程师田金峰向记者吐露心声:“之前的芯片可能达到了六七十分,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八九十分。我们没有什么现成的渠道去获取,就只能靠我们自己像蚂蚁撼大树一般一点一点去攻克。”

“一定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企业得以破局。飞腾公司成立十年来,窦强带领飞腾团队先后成功研制、量产了十余款高性能飞腾微处理器产品,使飞腾系列CPU在高端服务器、桌面办公信息系统、嵌入式工控等领域成功实现对国外同类芯片的国产化替代。相关产品在政务办公、金融、能源、通信和轨道交通等行业信息系统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从“可用”到“好用”,构建繁荣生态圈

“飞腾公司主流的产品已经做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窦强底气十足地说。他也向记者一行举了很多应用案例:天津地铁11号线全线基于飞腾腾珑E2000开发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广州公交基于飞腾腾珑E2000上线了国内首套从端到云的全信创智能公交系统。移动通信的5G技术、医院的智慧医疗、隧道掘进时的盾构机的实时监控等同样都需要芯片的运算能力去保驾护航。作为“芯片国家队”的飞腾公司,也是当前国内销量最大的国产CPU供应商肩负千钧重担。

中国海油旗下的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以下简称安全环保公司)与飞腾公司联合成立了联合实验中心,多年合作进行产品研发与迭代创新。安全环保公司安全环保院院长闫宏图带记者参观体验了与飞腾合作的一系列应用于安全监测领域的“海龙安全”智能产品,如气体报警控制器、移动式作业智能终端等。这些产品可以监测并预警有害气体泄露或在现场施工作业中,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违规操作,从而降低作业风险。他介绍说:“我们利用飞腾 CPU的底层算力和自主架构研发了很多产品。这些产品已经在海洋石油以及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他笃定说:“安全可靠是选择与飞腾合作的初心。”

飞腾发挥了国产自主可控芯片设计企业的优势,还给一些重点的行业做定制,生态合作伙伴超过7100家,构建了一个繁荣的生态圈,进一步推动国产计算机系统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式发展。

从现在到未来,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基石

虽然目前“中国芯”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飞腾公司副总经理张承义对未来信心满满:未来五年,我们一定会在打造世界一流芯片企业的道路上走出“加速度”。

五年间有什么机遇可以让飞腾公司有信心取得如此的跨越式发展?“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AI技术飞速发展对国产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这给飞腾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张承义掰着手指头,给记者一一罗列:“以往公司的产品主要集中在‘通算’处理器领域,为了应对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飞腾正在加速布局打造‘通算+智算’的产品组合,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中国芯’。同时,飞腾公司今年还计划推出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新一代笔记本芯片,进一步实现从To B到To C的业务延伸。”To C,即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将是飞腾的一个拓展方向。同样,飞腾对于进入国际市场也有期待。目前飞腾芯片已经随着华电集团等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将来会与更多中国装备及海外技术厂商展开多元合作。

交流中,AI产业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窦强深入浅出解释说,与国产大模型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来提升运算效率类似,芯片同样可以通过软硬件的适配和优化发挥出更高的性能。随着更多人或企业愿意本地化部署DeepSeek,电脑算力的升级也带动了飞腾等可以适配芯片的销量。

未来可期,未来已来,AI时代已经开启。窦强表示,中国芯片产业也可以通过业务端的优势得以快速发展。“我们的芯片也与应用场景结合、与用户深度合作,让创新技术最终能够服务于产业,通过“好用”工程来打通整条创新链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芯片作为数字时代的算力底座,已经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基石。

【责任编辑:张宇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