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学习动态  >  中央企业 > 正文
中国航发:用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22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航发各直属单位围绕“转观念、转作风、转模式、提能力”要求,针对科研生产、改革发展中的短板不足,采取有力举措进行整改整治,做到以作风建设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效。

着力解决难点问题

在航发科技科研生产现场,加温炉设备数量多,但布局分散、校验周期长、流程跨度远、检验频次高,存在浪费管理资源、制约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等问题。为切实解决现场问题,航发科技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改造升级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所有设备信息化与可视化管理,有效促进设备全面准确排产,在为一线员工减负的同时,保证了特种工艺加工质量。

坚持查有力度,中国航发红林将查摆问题与科研任务相结合,围绕决战决胜“十四五”收官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标对表查、听取意见查、摸排起底查,形成“一本账”,制定风险措施跟踪清单等,在科研攻坚周例会上系统分析任务进展和技术难题,加快问题解决速度 。

中国航发黎明持续推进学习教育与实践转化相结合,针对过去供应商过程管理中监督力度不足、潜在质量隐患等问题,积极发挥派驻代表作用,组织贯彻《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开展穿透式检查,累计完成问题整改203项,加快推进问题按计划闭环。同时,以金属原材料供应商为试点,组织骨干团队系统学习行业先进管理模式,降低质量管控风险,切实提升供应商质量管控能力,为加快自主研制筑牢质量根基。

全力支撑加快研制

“目前企校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急需专业对口的高端人才”。直面人才队伍建设难题,中国航发研究院以学习教育为契机,瞄准高端人才培养提升采取举措,开展优秀青年交流挂职和秋季提前批招聘专项行动,将招聘端口前移至校企合作科研一线,通过人才引进引领知识积累、资源重组与制度创新,助力构建“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促项目”的良性循环。

中国航发东安深入实施战地党建“三大行动”,围绕型号研制、民机制造和装配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等开展攻坚,把在学习教育中锻造的优良作风不断转化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公司组建“铸心”战地宣传队,开展主题形势任务教育宣讲300余次、“作风系列评”“作风大家谈”等专题宣传40余次,为打赢“十四五”攻坚战营造了良好氛围。

中国航发航材院将学习教育整改成果与“十四五”攻坚相结合,持续推进“党建红色决战”专题行动,坚持全院转作风、上下一盘棋,打破壁垒、贯通层级,推动全院25支“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将良好作风建设融入先进航空材料研制任务,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科研生产一线。

聚力凝心服务一线

“十四五”收官在即,中国航发南方聚焦“一切工作给攻坚让路、一切力量为攻坚服务、一切行动朝攻坚靠拢”的攻坚作风养成,以建章立制的高标准修订《会议管理办法》,明确会议类别、划定参会人员、规定会议时长,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会议计划,合并精简例会,力争做到真开会解决真问题,让科研生产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型号研制主战场。

中国航发商发在学习教育中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党建业务融合载体,积极组织政工干部常态化参加项目PDT例会,及时掌握研制进展、协调资源。围绕型号研制重点任务,组建30支“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全力攻克难关,顺利完成多项试验。围绕质量提升难点堵点创建39个质量攻关项目,制定党员质量提升措施1500余条,显著提升了设计、制造、试验环节的质量可靠性和过程管控水平。

中国航发黎阳动力聚焦“学用结合”,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系统构建“举手免责、举手立功”质量风险响应机制,营造“敢于举手、主动作为”的氛围,完善MES快速反应看板运行,持续推进问题收集及数据,确保一线问题“发得出声、接得住手、除得掉根”。自6月底机制建立以来,已处理“举手”问题192条,有力激发了全员质量责任感,将“严”与“实”的作风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张任田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