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蓝海书写绿色传奇

文章来源: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6

戈壁滩上,人们称他为“追光者”。

寒冬酷暑,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戈荒”,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郭凡东一次次巡检着光伏板。这条路走了多少遍,他已数不清了。在他身后,矗立着一排排光伏矩阵,像一片蓝色海洋,蔚为壮观。

 

2022年,郭凡东边来到了新疆的戈壁滩。三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从米东的盐碱白漠到达坂城的褶皱戈壁,从若羌死亡之海的流沙腹地到尼勒克缀满牛羊的碧玉草原……郭凡东带领团队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写下了属于“绿发人”的绿色能源答卷。

在郭凡东和同事们日夜攻坚下,一项项“绿电奇迹”诞生:233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1310万千瓦项目建成并网,1162万千瓦项目成功转商……全国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最大的沙戈荒电站、最大的“牧光互补”示范项目相继从蓝图变为现实。他常激励团队:“只有勇于担当者才能进步,只有攻坚克难者才会强大。”面对困难,他常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想不到的方法。”

安全重于泰山。一直以来,安全是郭凡东心中最重的砝码。深夜,他在应急指挥中心紧盯屏幕,不厌其烦地叮嘱千里之外的项目现场。在他领导下,《电力安全三年攻坚方案》及37项专项预案成为铁律,安全培训、检查成为日常,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成为刚性标准,在新疆能源阵地筑起“钢铁长城”,实现14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安全事故“零发生”。

他更是“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项目设计反复优化,核心是“保护环境、降低能耗”。阜康项目获国家“零碳园区”认证,五个大基地项目荣膺国际“净零碳园区”认证。在若羌,76平方公里的光伏方阵成为抵御沙尘的屏障;在米东,光伏阵列有效锁住风沙,地表风速锐减40%,沙丘间萌发绿芽;在伊犁河谷,“牧光互补”模式完美呈现,牛羊悠然于光伏板下觅食。

在郭凡东办公室,他手书的座右铭格外醒目:“党员就要做戈壁的小白杨,扎下根、挡住风、发出光。”三年风霜雨雪,初心使命如磐。塔克拉玛干的风沙在光伏矩阵前低头,伊犁河谷的牧歌与电流和谐共鸣,曾经无电的毡房亮起了灯火。郭凡东,这位戈壁“追光者”,正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根荒漠,在他身后,连绵的蓝色光伏矩阵,源源不断地播撒着绿色希望。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