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跨越山海 共赢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 > 正文
赴一场丝路之约——记中国煤科科工储装蒙古国装车站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28

自2022年国产智能化无人装车系统首次出口到蒙古国以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下属中煤科工智能储装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工储装”)已陆续派出十几批次技术专家前往蒙古国进行技术指导与技术支撑,三年来,穿梭于中蒙之间的往来不断,在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道路上,烙下了中国煤炭科工的印记,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影像。

第一次把中国装车站建在蒙古国

一次偶然的机会,蒙方代表来到科工储装——设计制造散装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的中央企业,了解到了这一在国内已成熟运用于铁路、公路、港口的快速定量装车技术,经过两轮沟通,顺利开启了双方跨境合作新篇章的序章。

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位于蒙古国南部南戈壁省朝格特车齐,是目前世界储量最大的炼焦煤矿,年开采量近两千万吨,煤炭装载依靠传统的人力铲车方式,效率低、能耗大、不环保。科工储装作为业内的龙头企业,在煤矿、非煤矿山、集运站、港口码头已建成200余套智能快速定量装车系统,每小时装载量最高可达5000吨,不断以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完善的服务、诚信的经营,赢得客户的肯定与信赖。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经过两轮交涉,迅速达成合作意向,2022年1月正式签约,2022年9月设备交货完成,2024年3月安装调试完成进入试运行,蒙古国首套智能无人化火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截至2025年6月蒙方与科工储装已累计签订5套火车、汽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

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建设中的装车站

携手应对困难与挑战,共赴丝路之约

中蒙双方的高配合度让此次跨国合作十分顺利,从达成意向到签订合同,从备货交货到安装调试,再到正式启用开幕式上,蒙古国交通部、矿业部、铁路局等各方嘉宾给予整个装车系统的高度评价,共同见证了不到60秒即可完成一节车厢装车的中国速度,每一步的顺利推进都倾注了中蒙双方的大量心血与付出。

中国煤炭科工科工储装在承接该项目时,充分考虑到了矿区产能、所处高寒戈壁地区等因素特点,结合相似地区装车站的建设经验,为矿区设计、配置了整套火车、汽车装车站建造方案,并对所有智能系统中的相关设备都进行了必要的耐寒处理,顺利的让中国装车站第一次在蒙古国实现了世界级的智能化快速定量装车效率。

从2022年到2025年,从项目立项、筹备、设计、施工、调试到投用,中蒙双方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克服了疫情、恶劣气候等诸多困难,一批批建设者们带来了世界领先的中国技术,一座座装车站在塔本陶勒盖矿区拔地而起,一步步创造了蒙古国项目的建设奇迹,留下了一张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蒙古国首套智能无人化火车、汽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

这煤的性子可太“倔”了!

技术调试团队来到蒙古之后,根据有限的时间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调试计划,积极协调推进工程进度,完成从皮带上料、自动配煤、定量装车到报表管理的装车系统全流程调试工作。但现场调试工作总是有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这次出给调试团队的难题是矿区煤质的超强粘结性。

这煤的性子可太“倔”了!死死“黏”在仓壁上,传统的点式空气炮轰击根本无法撼动这黏性“堡垒”,仿佛被无形的胶水固定,预设的常规振动器在它面前徒劳无功,下煤口空悬,运输皮带空转,整个系统如同被扼住了咽喉,监控屏幕上代表煤流的曲线几乎平直,现场蒙古操作员焦急地比划着,眼神里写满困惑与期待。

强粘结煤是炼焦配煤非常宝贵的煤种,在配合煤料中使用强粘结煤,可以增强配煤的粘结性,但在快速定量装车装载煤炭过程中,该煤种的低流动性和强附着性,严重制约着装载效率。不仅导致司机无法以匀速行驶方式完成装车作业,无法达到原设计装载能力,强附着性还会造成煤仓堵塞,导致装车作业中断,影响上游的生产进度。

中国煤炭科工所属科工储装的技术调试团队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雄厚的技术实力,快速的现场应变能力,连夜在现场展开头脑风暴:“常规振动是‘面’刺激,我们试试更精准的‘点穴’!在仓壁最易板结的核心区,加装强力梳松机,像钢指般直接插入、搅动、破碎!”“对!再给空气炮装上‘眼睛’和‘大脑’——用雷达实时感知板结厚度,智能判断何时、何地需要炮击支援,空气炮与梳松机协同作战,逻辑闭锁确保精准打击!”就这样,技术团队第一时间对现场调试方案进行调整。此后连续一周时间里,又不断对空气炮、疏松机等清堵措施日夜调试,将雷达料位计的数据流编织进严密的程序逻辑。

方案调整后,系统程序可以精准检测煤仓的堵塞情况,通过称重传感器对煤仓内煤料重量进行实时计量,再结合时间信息计算出瞬时流量,对比出流量偏差率,从而实现对堵塞级别的实时分类。当系统再次启动,梳松机强劲的钢臂在煤块内部开始有力的旋切,与此同时,空气炮在程序精准指挥下于关键位置发出沉闷而果断的怒吼——顽固的煤块应声瓦解,如同被驯服的巨兽,煤流终于顺畅地奔腾而出!蒙方人员由衷赞叹“哈拉尔(好)”!

煤仓实地调查强粘结煤的流动性与黏聚力

设备试运行GOOD!GOOD!GOOD!

技术调试团队在蒙古之行即将结束的这一天,迎来了最终的设备试运行测试。技术团队同蒙方人员完成常规检查、数据核对工作后,开始测试。通过集控系统检测各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蒙方操作人员进行装车作业,以及保障现场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设备均实现了良好运行,未发生故障停车情况,平稳高效地完成了汽车装车作业。当五辆货车装载结束后,现场所有的人都欢呼雀跃起来,纷纷竖起大拇指“GOOD!GOOD!GOOD!”。

设备试运行测试

这一句简单的“good”是对中国装车技术实力最直白的肯定,更是中国煤炭科工科工储装人十年磨一剑的生动回响。中国制造装车站第一次在国境线外运转装车,背后是技术团队无数次参数调试的较真、无数个昼夜攻关的执着——他们不仅要克服异国他乡的环境挑战,更要在技术标准的差异中找到突破点,让中国技术既“走出去”又“立得住”。

“求实、创新、奋斗、超越”的精神不是口号,而是焊花里的专注、图纸上的精细、风沙中的坚守。我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在丝路土地上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故事:用中国装备的高效运转诠释“中国速度”,用攻克难题的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用兼容并蓄的技术方案传递“中国智慧”。中国煤炭科工人用实干证明,当初心与使命扎根在奋斗的土壤里,就能生长出连接世界、共创未来的力量。

【责任编辑:韩梦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