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25
一名部队联络员伏在简陋的电台前,用颤抖的手指拨动开关,倾听低沉的电波嘶鸣声。简陋的土坯房微微摇曳,窗外是敌机盘旋的轰鸣。
那时的“设备”是手工打造的——天线缠绕着铁丝,干电池是稀缺资源要靠缴获,平时只能靠充电机,甚至手摇发电机来维持,一次成功接通敌后情报,往往要耗尽整天整夜的精力。联络员的名字早已被岁月抹去,但他在硝烟中跋涉、在战火中坚持的身影,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符号。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场馆,移动人在进行赛前场馆信号测试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七人制橄榄球赛的场馆内,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正操作着电脑,检查各项数据状况。屏幕上的信号波形图在毫秒间跳动,地下光纤如脉络般延伸。
这里没有硝烟,却有另一场无声的较量——信号测试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确保每秒数据的精准传输,技术团队在后台搭建的云平台,让赛时的每一秒画面都能实时传向全网观众。
老照片里的电波,是用人力和血汗编织的;新照片中的信号,是用代码和芯片书写的。从晋察冀的土坯房到杭州体育馆,从“手摇电台”到“智能云网”,中国通信技术的迭代从未停歇。当年的联络员或许想象不到,他们的算盘会演变成如今的超级计算机,当年的简陋天线会升格为如今的光纤网络,正如一位工程师所说:“我们不是在重复历史,而是在书写新的篇章。”
烽火连天中的电波,是信念的延伸;数字洪流中的信号,是时代的脉搏。技术在飞跃,这份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从未改变,“红色通信的初心和使命”在时代更序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张任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