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抗战胜利80周年  >  对前辈说 > 正文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文章来源: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25

变化,可能要从80年前的一张照片说起。

当时,这里还是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中国钢铁资源的工具,中国的工人们备受欺凌,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直到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浴火重生的鞍钢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这张照片,拍下了机械设备被拆卸后的制钢工场。厂区内千疮百孔,到处是残垣断壁,道路两旁散落着残损的机器部件、电气设备和生满红锈的烂铁,许多地方的杂草甚至比人还高。

1945年,机械设备被拆卸后制钢工场,一片废墟。

百废待兴,种种困难没有打倒鞍钢人。前辈们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在一片废墟上重建鞍钢,用最朴素热情的干劲儿,创造了工业史上的惊人奇迹。从新中国成立伊始,这里向神州大地源源不断输送钢铁,构筑起重工业的强壮骨骼。几十年来,从 “能炼出来” 到 “炼到极致”,变的是生产线的精度,不变的是与生俱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今天,镜头下定格的是全新气象。在冷轧智慧库中,提货司机在电脑屏上轻点页面,智慧运营系统就对车辆进行数字化建模。随后,生产现场无人行车启动,到位后仅用两分钟就完成单个冷轧钢卷的抓取、移动和放置,全过程干净利索。像这样的智慧场景,早已是平常。

2025年,本钢恒达公司钢铁物流园区钢材无人仓的冷轧智慧库内,无人行车正在抓取钢卷。

关于钢铁的想象和实践远不止如此。“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支撑用钢,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比赛场馆使用的建筑用耐候钢,二氧化碳运输船首发的液货舱用690兆帕级低温钢,“海葵一号”上独家供应的最高质量等级FH36海工钢,“梦想号”大洋科考钻探船上应用的高性能船板钢,雅万高铁全程铺设的铁路钢轨……“鞍钢制造”已经印刻进中国工业的发展脉搏中,融入到各种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里。而新的钢铁传奇,还在不断续写中。

【责任编辑:张任田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