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2025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  提高效益效率 > 正文
聚焦提升效率效益 构建“四个一”价值创造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海油所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09

基本情况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红筹股公司,于1999年8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200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企业之一。2022年4月21日,公司在上交所主板发行上市,成为近十年中国能源行业规模最大的A股IPO项目。自成立以来,中海油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茁壮成长,在油价巨幅跌宕的市场环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开辟出一条富有韧性的低成本精益管理发展之路。2024年,公司荣获大公文汇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卓越企业贡献奖”,在《福布斯》“2024年度全球企业2000强”中位列第82位,在第十一届“港股100强”—“综合实力100强”榜单位列第10位。

典型做法

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决策部署,同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中国海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方向。中海油深入贯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价值创造鲜明导向,构建“四个一”价值创造长效机制。

(一)一套指标体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优化细化精益管理指标体系

一是突出业务驱动,规范全业务链条指标树。在公司CEO的主持下,由财务部门牵头,积极推进业财融合,摸排出业务领域关键指标300多个,精选其中核心一级指标71个,初步搭建成本管控指标体系,自主完成指标体系建设。随着业务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突出业务驱动,强化价值引领,发展成为顶层82个指标统贯全级次3000余个基础指标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工程、钻完井、生产、销售、财务、资金等全业务链条,覆盖全部桶油五项成本及九成以上成本构成,探索形成“建标、对标、追标、创标”的规范化、体系化、常态化、数字化对标工作机制,成为引领公司全过程、全要素成本精益管理的有力抓手。

二是实施分类管控,搭建精益管理指标体系。公司坚持动态回顾,稳步推进指标体系在各所属单位、各业务领域的细化落地,指导勘探开发生产领域各单位落实指标体系下探,完善核心指标预警机制,推动新能源板块、销贸板块、研究中心等搭建符合自身特点、遵循行业规范的个性化指标体系,形成主次分明、上下贯通的精益管理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共计196个,其中细化、个性化指标114个,70%的指标实现各层级通用。

(二)一个业财平台:坚持问题导向,数智赋能催生管理会计新业态

一是打破数据孤岛,业财对接强支撑。业财数据一体化平台于2022年底整体上线,共对接包括上游业务系统和财务域核心系统在内的13个数据源,实现应接尽接与业财数据贯通。推动统贯层面精益管理指标体系自动化率由2020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76%。

二是持续深化应用,以用促治重长效。以“业财协同党员攻坚队”“财务转型青年先锋队”等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增强攻坚克难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全面深化业财平台应用。瞄准信息系统建设提质增效、费控分析功能集中实施与运维等核心目标,重点建设13项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数据资产易用性,推动伴随式数据治理,落地井主数据源头治理与SAP刚性管控,实现井类成本管控指标数据源头修改“所见即所得”。

(三)一套闭环机制:坚持“一把手”工程,顶层设计构建价值创造体系

一是聚焦顶层设计闭环管理,识别异动促提质增效。公司“一把手”亲自谋划参与,成为成本管控闭环机制得以持续完善的根本保障。CEO每季度参加成本分析会,横向覆盖8个总部部门,纵向贯通10家分/子公司,践行暴露成本问题、剖析查摆原因、寻找解决措施、快速落地见效的核心思路,形成一家分享经验、多家剖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的常态化机制。截至2024年底,累计识别各层级异动指标400余项,推动相关问题专项分析与联合攻关,桶油五项成本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聚焦专题分析专项突破,自上而下强化执行力。面对“岸电入海”等新业务模式,推动用电成本完整化管理,系统分析多元用电对公司主要成本的影响,深挖提质增效潜力,推动用电管理革命。面对勘探开发走向深水深层、稠油低渗,对不同资源类型典型油气田进行麻雀解剖,分类精准施策,为公司巩固低成本竞争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图1 渤海油田作业平台岸电配电间

(四)一线创效推广:坚持选树标杆,建立双轮驱动提质增效管理机制

一是扎实开展调查与研究,成本管控穿透落地。公司以落实主题教育“进基层、解难题、促发展”大调研活动为契机,深入海上平台等生产一线,挖掘首个一线创效案例,为打通基层降本增效思想瓶颈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立足业财联合开展一线创效案例征集推广活动,通过指标体系与闭环机制自上而下传导成本压力,通过一线案例征集和推广自下而上激发降本动力,双轮驱动提质降本增效。

二是一线创效树典型标杆,自下而上激发新活力。公司2023年启动“一线创效”征集,推广187个案例,编制发布首套《一线创效优秀案例汇编》《创效经验清单》。2024年横向延伸至9大专业,纵向拓展至10家所属单位,共征集160余项创效案例,推动成本管控向作业现场、管理环节穿透落地,塑造“人人想价值,人人创价值”文化氛围,将成本管控写入海油基因。

工作成效

一是社会价值突出展现。中海油以“服务社会、创造和谐、造福于人民”为宗旨,关注社会需求,重视企业社会价值贡献。2022年到2024年,中海油中国公司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超1090亿元,石油特别收益金超420亿元,累计贡献各项税费约2660亿元。

二是战略价值有力彰显。中海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胸怀油气供应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把提升效益效率作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一招,全力推进增储上产攻坚工程和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连续多年站稳国内原油增量主力军角色,2024年净产量达72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7.2%。其中,国内净产量达493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5.6%,以实际行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战略价值。

三是公司效益不断提升。“四个一”价值创造长效机制为中海油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注入不竭动力。近年来,公司业绩连攀高峰,产量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增速在同业公司中居于前列。在国际油价高位回落的背景下,连续两年利润总额超1700亿元、净利润超1200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上涨11.4%;桶油主要成本28.52美元,同比降低1.1%。

推广价值

中海油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全员驱动、数字赋能、守正创新,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模式,创新引领变革,探索管理创新价值创造新路径,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四个一”价值创造长效机制,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提质增效价值创造体系,对油气及能源行业探索穿透式精益管理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屈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