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2025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  提高效益效率 > 正文
华鲁恒升“精”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山东省国资委所属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09

基本情况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鲁恒升”或“公司”)是华鲁集团化工板块的主业公司,国内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制造商和现代煤化工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现有总资产482亿元、净资产340亿元,产品涉及化学肥料、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四大板块40多个品种。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科改企业”。被山东省确定为“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雁阵集群“头雁”企业。

图1 华鲁恒升科技研发园

典型做法

(一)精强主业塑优势

一是把握好节奏,统筹“四种关系”。“稳中求进”,主动化解各类风险,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中加固”,抓好资源要素集聚、精准高效投资、精益运营管理、工作绩效提升;“固中趋优”,优化产品、技术、资源、市场、人才等结构,将产业做优、产品做细;“优中更强”,把握好投资方向、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将企业做强、规模做大。

二是标定好方向,擦亮“四字品牌”。突出“专”,专注主业,心无旁骛、突出核心、做好强项。突出“精”,精益求精,精准投资、精益运营、精细管理。突出“特”,强化鲜明特色,推进升级迭代、延链补链、密切协同、联产高效。突出“新”,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换动能、抢占赛道。

三是保持好定力,提升“四种能力”。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低成本、高效能优势,资产质量、投资效率、运营效益、人工效能居行业领先水平;提升持续盈利能力,练就深厚内功,穿越景气周期、经受市场变化,始终保持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位居行业前列;提升经营创现能力,统筹产销运作,产得出、卖得好,始终保持较高的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保持充裕的现金流;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维护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在外围环境重大变化时仍能保障企业安全运转、正常运营。

(二)精准投资蓄动能

一是产品精准选择,目标行业领先。设立技术发展委员会和技术中心,统筹规划发展、产品研发、投资管理、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将规划技术化、技术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产业化。所上项目都依托于现有产业链条优势,定位为行业领先,建成后都成为新的增长点。实施的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相辅相成,通过扩展环己醇-己二酸-尼龙66产业链条,延伸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和柔性联产。2024年研发投入12.35亿元、项目投资58亿元,建成投产5个转型升级、延链扩群项目,支撑了公司效益的快速增长。

二是风险全面控制,干一个成一个。所上项目均对产业政策、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市场容量及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职能论证、专家论证和综合论证,均对资金筹集、运用、未来负债及归还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研究,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资金管理战略。为实现顺利开车,坚持把学费花在前面,在项目建设启动之初即组织员工外出培训和生产准备,并提前介入和参与设备监造、安装、调试及试车方案编制,聘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指导,保证了项目建成即投产、投产即见效。

三是持续延链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统筹存量优化与增量升级,果断淘汰技术落伍、能耗和排放较高的落后产能,加快优化改造升级,各系统均为业内先进的工艺装置。装置投运后,根据产业形势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拓展产业链条。近几年乙二醇市场低迷,公司依托5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开发出碳酯系列产品,加速构筑新能源材料产品集群,成为锂电池上游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落地实施的二元酸项目,使得公司在新能源电池行业一站式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图2 华鲁恒升3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

(三)精益运营增效益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多元柔性联产。公司在行业内首家开发出“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工艺,形成了大型化工装置园区化精益运行的独特模式,原料综合利用率高,协同效应强,综合效益突出,该模式得到行业认可并被广泛效仿。

二是坚持成本领先,挖潜降本增效。华鲁恒升持续开展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活动,2024年降本增效超过1.4亿元。通过实施对标管理、巩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成本费用“双控双降”,公司主要产品完全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以上,先后12年获评煤制合成氨、甲醇、醋酸等行业能效领跑者。

三是坚持竞合共赢,提高盈利水平。华鲁恒升秉承“竞合共赢”营销理念,在长期稳定的合作中提升客户价值,实现互利共赢、共建共享。2024年市场价格低迷、行业竞争激烈,在三分之一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华鲁恒升仍能达到产品毛利率18.87%、销售利润率14.62%的水平。

(四)精细管理补短板

一是组织扁平设置,强调专业协同。采取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不设分子公司,从公司到员工不超过三个管理层级,保证决策的穿透力、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益最大化。其他职能部室不设二级部门,多为复合岗位,强调一专多能,9个党政职能部门仅有36人。

二是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工作细节。建立140多项管控制度和目标体系,并通过了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将精细管理深化到每个细节,通过格式化程序,引导员工树立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实现了工艺、设备、现场、成本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

三是打造职业团队,提高人工效能。以增强企业活力和行业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深化以人事管理、劳动用工、薪酬分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改革,形成了“1+2+5+N”的制度体系。以岗职体系和配套制度为支撑,以全员履职绩效考核为载体,规范人员的动态转换,提高员工效能,实现员工价值。2024年劳动生产率173.65万元、人均创利83.16万元。

工作成效

一是盈利能力指标明显高于对标值。华鲁恒升对标全球化工50强企业,2024年公司总资产报酬率11.5%、净资产收益率13.21%,远高于国际巨头巴斯夫、陶氏等世界一流企业。连续5年入选《财富》中国企业500强,并跻身净利率总榜、净资产收益率总榜TOP40。国家社保基金连续13年重仓持股华鲁恒升,持续位列前十大股东。

二是上市公司排名位次前移。“十四五”以来,华鲁恒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0年在300多家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第22位,利润总额排名第8位;2024年在368家同类上市企业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排名均提升至第6位。在全省14家重点化肥和煤化工企业中,华鲁恒升营收占比23%,但利润占比51.85%。

三是竞争优势明显增强。质量、能耗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尿素、DMF、醋酸、碳酸酯等主导产品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15%—30%;DMF、三甲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二元酸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首位,DMF入选第七批全国制造业冠军单项产品。

推广价值

华鲁恒升在没有煤炭资源和运输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在竞争激烈的煤化工行业表现出突出的成本领先优势,被称之为“红海之王”。其“精强主业、精准投资、精益运营、精细管理”的提质增效做法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做到了心无旁骛攻主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建成即投产,投产即达产,项目干一个成一个,成本做到行业最低,市场占有率做到行业最高,产得出卖得好不赊账,组织机构精简高效,负债率控制在30%以内,呈现出高效率、高效益、高端化的高质量发展特征。

【责任编辑:屈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