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电科所属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09
基本情况
海康威视以数智创新构建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实现从“视频监控”到“数字安防”再到“智能物联”的跃迁,以数智创新打造的“数智质量”管理模式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建议授奖单位。海康威视构建了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物联(AIoT)技术体系,研制了3万余种硬件产品、100多款软件产品,业务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千行百业提供安防和场景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公司集聚了一支超2.8万人的研发队伍,“海康威视创新团队”获评为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

图1 海康威视智能物联业务
典型做法
海康威视在多维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引领产业实现从“视频监控”到“数字安防”再到“智能物联”的跃迁,持续提升企业“五个价值”,主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答好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和开拓者之卷。
(一)多维感知技术与生产要素融合,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动力支持
海康威视围绕制造业场景中控制执行、检测计量、生产运行、设备状态、安全生产等核心领域,通过电磁波、机械波及温度、湿度、压力、磁力等多维物理传感技术与传统生产要素融合,不断推进着各类生产设施、生产场景的数字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驱动力。
(1)助力作业人员与生产工具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领域是生产管理,其中人员与设备作为生产体系中的两大核心要素,其协同效率直接影响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海康威视以智能物联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赋能生产场景的数字化转型,确保生产人员作业合规性与设备运行稳定性,从而构建稳定、灵活且可持续的生产体系。
在能源领域,凭借多维感知与多模态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系统,实现了高效、透明的在线煤质检测,检测耗时从8到24小时大幅缩减至2分钟内,检测煤样量从传统的1克大幅提升至近1吨,彻底革新了传统的人工采样与实验室化验流程。2024年10月,与国家能源集团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为构建统一煤炭大市场及推进能源产业碳足迹管理贡献新质生产力。
(2)助力物料流转与物资盘点数字化
物资流转是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的关键业务,其数据准确性是确保生产物料齐套性和流通效率的关键。海康威视以深度学习条码/字符识别技术为基础,推出全面屏、按键、DPM、冷链专用等多款PDA产品,实现对不同材质物料的一维码、二维码及文字信息的精准识读,保障上下料和物料流转作业的准确性与高效性,有效降低因物料不匹配导致的生产异常。此外,通过与视频能力的深度融合,可实现物料流转全程数据可视和可追溯,助力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的数字化闭环。
在电子制造领域,海康威视推出的X光智能点料机,可对电子尾料快速清点,基于X光穿透技术,该设备可精准识别料盘内部电子器件的数量,准确率达到99.99%;同时,PDA系列产品可对物资电子料仓的进行高效的智能盘点,相比传统人工盘点模式,其作业效率提升7-8倍。X光点料机已经在电子电器、半导体行业等SMT、LED、锂电池、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实现电子料的高效盘点。
(3)助力过程执行与工艺管控数字化
生产制造的全过程监测,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实时掌握生产状态,及时发现生产异常,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动态调整,确保生产秩序平稳。海康威视助力企业建设可视化、可量化、可追溯的生产过程监测能力,推动企业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从而在生产执行、质量管控等关键业务领域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等目标。
(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海康威视创新推出了观澜大模型,通过建设物联感知、语言和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工业制造、煤矿、电力等行业大模型,面向具体场景的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大模型技术体系,并通过优化部署技术,实现大模型向端侧小模型有效知识迁移。观澜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制造、煤炭能源、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运行管理、工业缺陷检测、生产设备故障诊断、物质成分检测场景中。

图2 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技术体系
(1)观澜大模型提升感知智能上限
海康物联感知大模型包含了视觉大模型、光纤大模型、音频大模型、X光大模型等等,这些大模型在复杂环境的目标识别任务中,实现了检出率和检准率大幅提升,例如,视觉大模型在周界防范的应用中实现了误报降低90%、毫米波大模型在人检门产品中实现违禁品漏检降低86%、光纤听诊大模型误报相对降低72%、X光大模型在违禁品识别的应用中漏检下降75%。
(2)观澜大模型拓展感知能力边界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定义实现万物检测与识别;基于多模态检索,对齐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实现“一句话”文搜;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的感知和推理能力,可以突破传统视觉感知加人工逻辑推理的开发范式,通过文本描述实现端到端的推理,高效助力复杂事件的理解。
(3)观澜大模型拓展认知智能应用
在认知智能领域,以语言大模型为“大脑”,深度融合行业知识构建专业智能体,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构建自然语言驱动的人机交互新范式,实现模糊需求的精准响应,强化语义理解及逻辑推理能力,实现知识的精准提取和动态匹配;孵化了交通拥堵诊断、风电功率预测、供应链排程优化等垂类应用。
(三)开放共享创新成果,筑牢数字化转型底座
海康威视面向边缘节点应用、边缘域应用、云中心应用和互联网运营应用,AI开放平台提供了超1500+开放接口、1100+共性组件,以及278个软件平台,打造面向全行业的AI开放平台数智底座,支撑全域智能应用场景,赋能行业,实现城市应用整合。同时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还将行业大模型通过AI开放平台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应用AI技术的门槛。截至目前,海康威视的产品、方案与服务已广泛应用于120个行业、500多个细分场景,惠及3.6万家中小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效率增长及安全保障。
(四)以数智创新打造“数智质量”管理模式,高效贯通产业链上下游
海康威视探索和实践数智创新,围绕数智营销、数智研发、数智供应链、数智技术服务、数智资源、数智国际化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数字质量”管理模式,以数字技术将企业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向虚拟空间转移,展现数字化企业运营全过程,实现了系统化的数智质量闭环运作,打造具有产业特色并能够辐射生态的关键智算设施。
工作成效
海康威视积极拥抱数字时代,聚焦数智创新,构建了适应智能物联时代的“数字质量”管理模式,推进企业大数据、智能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迭代,使智能成为企业经营的基础服务,持续探索高绩效经营模式,构建数智时代高质量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物联技术迈向“智联”时代。
(一)经济效益维度:高质量增长驱动价值创造
(1)稳健增长与股东回报:2024年实现营收924.96亿元、净利润119.77亿元,自2010年上市以来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26%,累计分红超600亿元,展现了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与长期价值回馈能力。
(2)技术投入与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118.64亿元(占比12.83%),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351件,获评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持续夯实智能物联领域技术壁垒,支撑全球市场竞争力。
(3)战略聚焦与主业深耕:坚持智能物联核心赛道,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化应用强化主业优势,形成可持续增长动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二)社会效益维度:技术普惠赋能可持续发展
(1)创新生态共建:构建“创新跟投”机制孵化萤石网络、机器人等8大创新业务,形成“1+N”智能物联联合体。打造AI开放平台,免费服务超2.8万家用户训练算法,获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普惠与生态繁荣。
(2)社会责任与绿色发展:导入质量、环境、社会责任、供应链安全、绿色供应链等25大管理体系,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建议名单,树立企业责任标杆;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行业绿色转型,践行低碳发展路径。
(3)国企改革示范效应:作为国资委市场化发展典范,以技术实力参与全球竞争,探索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新范式,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三)产业链建设维度:数字基建引领协同升级
(1)全链路数字化协同平台:依托物联感知、AI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渠道的数字化协同体系,高效贯通上游2000家供应商与下游超13万家渠道商,推动产业链效率跃升。
(2)技术标准与生态引领:主导建设浙江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制定行业技术标准,牵引全国智能感知技术体系构建,夯实产业链底层技术能力。
推广价值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借鉴价值
海康威视聚焦智能物联主航道,始终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系统性、有组织攻关,从器件到应用,实现覆盖全光谱的智能感知产品和智能物联应用,服务于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在这过程中,海康威视沉淀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物联体系架构、一套成熟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支企业家引领的人才队伍,从而支撑企业持续创新、持续发展。
(二)数智创新模式的借鉴价值
海康威视“数字质量”质量管理模式展现了数字化企业经营全过程,模式重新定义了价值创造、获取、分享和交付的过程,系统体现了数智企业的经营方法论和发展观。模式的核心价值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以数字化变革的视角洞察质量管理在经营活动中的本质性变化,探索数据和智能在消除、变革传统增长约束要素中的关键作用。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数据要素的战略重要性,同时更关注人依托数智实施高质量运营产生的现象,形成与数智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文化内涵,倡导文化和行为相互支撑、内在和外在一致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打造的质量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借鉴价值
海康威视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构建的全链路数字化协同平台,高效贯通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及下游集成商、安装商、工程商等,导入通过系统化的数字质量闭环运作保障了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的数智创新。建立了市场洞察平台,通过数据挖掘等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收集、结构化存储、跨领域共享。从市场出发,根据市场大环境需求来研发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客户为导向的数智创新。通过用户研究方法和用户研究模型,从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场景、用户故事、用户痛点等构筑能反映用户深层次需求的模型和应用。以技术为导向的数智创新。搭建技术货架,对技术、组件、平台进行统一管控,实现技术沙盘一张图、技术应用一棵树,智能推荐技术可以应用的开发阶段。
【责任编辑:屈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