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5专题  >  2025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  创新驱动发展 > 正文
构筑完善创新生态赋能企业高质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市国资委所属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0

基本情况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4月,经过多年创新实践,已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世界领军企业。连续多年在液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显示主流应用领域位列全球第一(数据来源Omdia);以绝对优势荣膺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并荣获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灯塔工厂”(中国大陆显示首家)。2024年,凭借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引领行业的技术优势,企业实现营收1983.81亿元,同比增长1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增长108.97%。目前,京东方在北京、合肥、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等地拥有18条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子公司遍布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非等全球主要地区。

随着数字时代到来,京东方把企业定位为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全面推进“屏之物联”发展战略,给屏幕集成更多功能、衍生更多形态、植入更多场景,加快发展产业新质生产力。在该战略引领下,京东方智慧显示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北京冬季冰雪体育盛会等重大活动,智慧金融解决方案为全国超4500家银行网点提供智慧化升级服务,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全国落地标杆项目超50个、覆盖客户超700家,数字剧院技术解决方案在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实现全球首次超远距“剧场到剧场”专业级8K剧院直播观演,以科技赋能万千应用场景,引领并带动全产业链高质发展与价值创造。

典型做法

一直以来,京东方始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坚持“屏之物联”战略高筑产业领先优势,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机制,持续强化创新资源投入,强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携手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一)完善创新体系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第一源动力,才能实现企业永续发展基业长青。

一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技术与产品创新,推动技术探索及应用。建立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不断动态优化调整。通过技术路线图滚动机制研判技术发展趋势,明晰前瞻技术路线,布局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升源头技术供给能力,确保产品的前瞻性、创新性、领先性,为技术持续领先提供坚实保障。通过建立短中长期技术研发体系,确保技术产品化效能与产品领先。

二是搭建创新载体平台。拥有显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新型显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以北京研发总部(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心,研发资源辐射全国,涵盖G2.5实验线、柔性OLED测试平台、OLED中试平台、MLED工艺技术平台、传感中试平台等在内的技术验证及生产性验证平台,提供创意到应用价值实现的全流程硬件保障。

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顶尖技术人才招募和培养,通过国内外招募、内部举荐、鼓励外部行业领军人才加盟,集聚创新人才;与高校联合培养、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锻造高端人才。截至2024年底,拥有研发人员22745人,占比约23%。不断强化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通过契约化考核、股权激励、创新孵化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级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创新氛围,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例如创新成果展、技术创新论坛、创新挑战赛、软件仿真大赛等,强力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强化创新要素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创新是推动产业高质发展的重要支撑,京东方深知“技术行不一定赢,但技术不行一定输”。多年来,凭借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为企业高质发展筑牢根基,不断提升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一是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始终立足“科技创新主体”企业定位,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产品、技术首发率指标,推出的产品全球首发率超过40%。建立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坚持每年将营收的7%左右投入研发,重视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其中将营收1.5%用于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2020-2023年研发投入累计超470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132亿元(营收占比约7%),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保障。

二是注重专利标准布局。坚持“以质为主、量质并举”的全球专利布局策略。截至2024年,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1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领域;连续7年跻身IFI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连续9年进入PCT国际专利申请全球前10。累计主持并参与制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429项,加速从技术创新引领者向行业标准制定者迈进。

图1 京东方专利排名情况

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始终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研发-验证-量产的平台体系,依托已有资源为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提供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新成果显著。全球首款“Z”字形三折叠屏量产交付,开创OLED产品新形态;UBCell技术迭代推出黑钻、黑晶产品,引领高端TV新风尚;多项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SID、CES、IFA等行业大奖,树立技术攀登新高度。

(三)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深化创新协同

京东方始终坚持“全球首发、技术领先、价值共创”理念,以协同创新为牵引,以开放创新为导向,引领生态链创新资源投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厚植创新生态沃土。

一是打造三大技术策源地。持续推动高质量技术创新,构建半导体显示、物联网创新、传感器件等三大技术策源地,加速关键技术攻坚,不断夯实技术底座。半导体显示方面,持续强化LCD、OLED、MLED、前瞻显示等战略布局,同时发掘相关材料、智能装备上游孵化机会;物联网创新方面,通过构建物联网总控平台,强化软硬融合、系统整合核心能力,并结合智慧园区、智慧金融等应用场景,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传感器件方面,聚焦光电传感及新型传感领域,建设智慧视窗产业生态、X-ray核心平台、MEMS硬件平台,积累高端设计能力,实现传感器件细分赛道领先。

二是加快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创新要素,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科研单位和合作企业完善创新链,携手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交流,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大投入,提升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截至2024年底,共聘请40余位优秀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累计落地合作项目百余项,合作方超170家,实现产业伙伴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与价值共创。

三是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促进信息互通和技术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5000家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构建融合共生的产业生态。此外,积极筹办并参与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创新活动,通过举办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IPC),参与全球显示领域盛会SID等国内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企业全球影响力,开放创新模式,推动共创共赢。

图2 京东方举办全球创新伙伴大会(BOEIPC·2024)

工作成效

一是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经过多年创新发展,京东方产业引领力、技术创新力已实现业内领先,连续多年在显示器件整体及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数据来源Omdia)。同时,年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业内领先;技术创新实力屡获全球权威机构认可,在2024年科睿唯安首次公布的《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位列第12位,进一步彰显出京东方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创新实力与技术引领力。

二是品牌影响力逐步跃升。率先推出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技术品牌,开创“技术+品牌”双价值驱动新纪元,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发布中国显示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以“开放包容(Open)、创新引领(Next)、永续生态(Earth)”为三大品牌内涵,为中国科技企业在未来全球化浪潮中践行ESG理念提供示范和借鉴。入选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排行榜TOP100、BrandFinance全球品牌价值500强、《财富》中国科技50强等品牌价值榜单,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三是生态融合力稳健攀升。持续加强产学研技术协同,打造半导体显示、物联网创新、传感器件三大技术策源地,全力开展创新生态建设,与众多产业伙伴协同开发,实现价值共创。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生态链合作伙伴广泛合作,共同构建开放融合的产业创新生态。如,与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搭建联合实验室,为持续创新注入强劲动能。凭借“科技+绿色”理念,与合作伙伴共享收益与发展,赋能产业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广价值

京东方始终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引领知识产权布局,在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持续领跑,全面展现了企业自主创新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始终坚持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秉持“传承、创新、发展”理念,带领中国大陆显示产业打破海外垄断,解决了困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中“屏”的问题。数字时代,始终保持战略自信引领企业高质发展,以“屏之物联”战略为指引,积极推动构建产业发展“第N曲线”,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打造企业新的业务增长极,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全力推动显示技术、物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激发产业生态活力。

【责任编辑:屈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