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石化所属胜利油田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0
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自1961年发现以来,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8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819亿立方米,生产原油13.17亿吨、约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1/5,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典型做法
胜利油田聚焦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战略,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效率为主线,扎实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坚持系统高点谋划,抓实高质高效运行,强化与行业领先企业精准对标,推动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核心价值充分彰显,以实际行动交出了更高质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胜利答卷。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油气保供,全力夯实端牢能源饭碗资源基础
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企业核心价值,把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价值创造最大源泉,大打增储上产进攻仗,系统提升能源综合保障能力,努力为我国“能源饭碗”装入更多胜利油。
一是坚持非常规与常规并重。瞄准页岩油大发展、快接替目标,高标准建设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立前后方联动、大兵团攻关模式,持续提升资源勘探、评价建产水平,估算资源量105亿吨,与胜利油田60多年已发现的常规油气资源量相当,累计产油超百万吨,新兴油田成为我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引领了我国同类型页岩油高效动用,推动了更高水平“东方页岩革命”。

图1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
二是坚持深层、超深层与中浅层并举。强化地质工程、勘探开发、技术经济一体化运行,加大风险勘探、预探力度,东部探区在济阳深层落实1个新的含油气系统,估算资源量3.85亿吨,“胜利下面找胜利”步伐不断加快;西部探区在准噶尔盆地5600米深层、7600米超深层均获得稳定油气流,超深层评价油气资源当量超28亿吨,开辟了西部探区增储建产新领域。
三是坚持能源储备与油气开采并进。探索安全、稳定、高效储气于藏新模式,建成国内首座水淹气藏型储气库—永21储气库,具备4.96亿立方米库容,能源保供路径实现战略拓展。落实国家石油储备战略,高标准承建东营原油商储库,建成后将增加320万方原油储备能力,为更好抵御国际原油供应风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聚焦关键领域、强化创新驱动,全力增强端牢能源饭碗动力动能
把科技创新作为保障能源安全核心引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强化对标追标、提升攻关效能,打造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
一是加强页岩油领域攻关突破,培育勘探开发“新利器”。建立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形成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富集成藏、三元储渗等理论体系,攻关配套高效钻完井、低成本压裂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了国外成熟度0.9%富集可动下限,原来90%的不可动资源变为可动,开创国内同类型页岩油勘探开发新局面。
二是加强化学驱领域攻关突破,打造提高采收率“撒手锏”。针对油藏开发瓶颈,创新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稠油降黏化学驱、海上二元复合驱等技术,应用领域实现了由陆上到海上、由中高温到高温、由稀油到稠油的跨越,覆盖地质储量1.2亿吨、提高采收率13.7%,为国内同类型老油田效益开发闯出一条新路。
三是加强CCUS领域攻关突破,勇闯技术装备“无人区”。突出安全可控、增油减碳、全程密闭、永久封存,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可工业化推广的技术装备系列,实现了核心技术装备从“0”到“1”的突破,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探索低浓度二氧化碳规模化低成本捕集、效益化利用封存技术,为CCUS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三)聚焦能源转型、强化生态优先,全力厚植端牢能源饭碗绿色底色
把绿色化作为传统油企转型发展必由之路,融入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全力打造国家级油气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一是着力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增强绿能供给力。内部充分利用生产井场等用能场景,发挥多专业优势打造综合能源服务联合体;外部统筹油地校企各方资源力量,稳步推进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建成国内油气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实施新能源项目184个,光伏装机规模、清洁供热能力分别达到445兆瓦、260万吉焦,新能源成为油田高质量能源保供重要一环。
二是着力发展脱碳固碳产业提升行业引领力。高标准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首条百公里百万吨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打造形成全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190万吨,区块日产油量实现翻番,为行业推广提供了成功案例。立足二氧化碳“源汇”区位优势,构建“源汇匹配”平台,推进自备电厂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建设,助力区域CCUS产业驶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三是着力抓实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清洁生产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进“绿色企业”“无废油田”建设,建成国内首座碳中和油库,推动开发源头清洁化、生产过程减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风险可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3%、14%,有力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图2 东营原油库——国内首座碳中和油库
工作成效
一是能源保供能力质量得到新增强。新增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时隔10年重上“三个1亿吨”,原油产量稳产6年后实现箭头向上,2021年-2023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2.64亿吨、控制储量6.66亿吨;生产原油7025.67万吨、天然气22.9亿立方米。年发用绿电能力达到12亿千瓦时,油气生产绿电占比超23%,新能源应用规模走在石油行业前列。
二是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实现新提升。攻关形成十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十大创新技术,断陷盆地精细勘探、页岩油高效开发等关键理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年增油达到300万吨以上,2021年-2023年获得国家专利金银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68项,申请专利2187件、获得授权1443件,科技兴油、扩绿、增值更加有力有效。
三是价值创造贡献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利五率”等高质量发展指标持续向好,2021年-2023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23.55亿元、利润318.39亿元,利润总额稳居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第一。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近三年累计上缴省级税费193.9亿元、地市级税费142.75亿元,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广价值
国有企业是推动国家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力量。胜利油田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统筹传统油气、新能源、绿色低碳“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主动对标行业标杆和领先企业,推动油气资源大发现、大突破,为践行能源央企重大使命和核心价值提供了胜利样板。聚焦创新驱动,围绕价值创造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要素,深化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高能级科研支撑平台,集中资源加快科技攻关突破,形成了一整套支撑油田高质量勘探开发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为以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胜利示范。聚焦绿色发展,自觉融入“双碳”国家战略,大力实施节能降耗减排,坚持减碳与碳利用并重,建设国家级油气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回答好“既要绿色发展又要能源安全”时代考题,探索石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提供了胜利路径。
【责任编辑:屈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