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南方电网所属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0
基本情况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电网)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二级子公司,承担着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的重任。广西电网积极打造现代企业治理“广西电网实践”,以高水平治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3项指标达到行业一流,6项指标基本达到行业一流,六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获得“十大社会责任央企榜样奖”“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典型做法
广西电网深入践行“两个一以贯之”,以党的领导为“纲”,以董事会建设为“要”,以穿透基层为“本”,以数字赋能为“擎”,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不同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先进经验,切实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以党的领导为“纲”,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
以“一张清单、两个路径、三种方式”推动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是“一张清单”重构权力边界。通过“治理主体权责清单”厘清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权责界面,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广西电网及108家分子公司全面构建以章程为统领、以权责清单为核心、以议事规则为基础的治理制度体系,推动党组织作用发挥和其他治理主体行权履职有机统一。
二是“两个路径”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创新实施“加减法”(增加总师等为总办会决策人员,合理调减党委委员职数并划定进入标准实现经理层差额进入),推动80%分公司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经理层成员重叠率由100%最低降至57%,有效避免同一拨人对同一问题重复研究。
三是“三种方式”提升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质效。推动87%分子公司落地应用“制度审议、综合审议、一事一议”前置研究三种方式,实现对同一类、同一批事项统一前置研究把关,平均减少党委会议题数量约5%,缩短流程约10%,党组织更加聚焦谋大事、议重点。广西电网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走深走实,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顺利投运、广西首座抽蓄电站(南蓄)50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等得到社会高度赞誉。

图1 投运全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二)以董事会建设为“要”,构建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
聚焦“构建科学、决策理性、运行高效”三个切入口,着力探索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建设路径。
一是夯实“构建科学”重要基础。创新建立“7±N”董事会规模分类配置模型(国企董事会典型配置为7人,结合股权结构等要素增减配置),对5家重要子企业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董事会规模结构,更好地发挥董事会作用。对规模较小、业务单一或市场化程度低的37家子企业,不设董事会,改设一名董事。出版《外部董事履职指南和通识清单》,定期开展培训、座谈,打造高素质外部董事队伍。
二是抓实“决策理性”关键环节。印发《落实董事会职权实施方案》,从形式、实质两个维度细化127条到位标准,确保董事会6大重点职权“真落实”。将法律审核作为董事会涉法决策必经程序,实施法律部门和合规官“双签”机制,确保风险充分揭示。以外部董事沟通会等形式加强党组织和外部董事意见的双向沟通,不断健全外部董事企情问询、实地调研等沟通机制。加强董事会专委会建设,在治理主体权责清单中明确52项“三重一大”事项须经专委会研究,有效支撑董事会理性决策。实施董事会议案清单化督办,常态开展“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后评估。
三是强化“运行高效”重要保障。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规定》,明确授权负面清单,创新提出董事会授权“三不原则”(法定不授权、无边界不授权、无上限不授权),每年动态修编授权方案。落实董事长、总经理定期向董事会报告机制,从规范性、有效性、文化建设3个维度21项要素健全董事会观察和评价机制,形成授权、监督、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灵活采取会议、签报等形式优化经理层拟订方式,根据基本制度的重要性、复杂性灵活采用书面审议等形式简化董事会决策流程。强化董事会监督,推动51家子企业取消监事(会),优化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设置及运行机制。广西电网公司董事会坚持统揽全局定战略,科学理性作决策,严守底线防风险,聚焦广西经济发展复杂局面,谋划推进一流企业建设“广西路径”,推动南方电网与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战略合作,加快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2024年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以穿透基层为“本”,探索差异化治理模式
把握不同类型企业治理差异,以创建治理示范企业为抓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截至2024年,获评南方电网治理优秀企业数量占比达6%、良好企业占比达40%,数量位居前列。
一是优化集团管控模式。区分全资、控股、实控和参股四类企业构建精准授权模型,有效激发子企业活力。对实控的参股公司,参照控股公司强化人财物等重大事项深度管控;对派出外部董事的参股公司,依托其穿透管控国有参股企业监管核心事项;对未派出外部董事的参股公司,依据章程行使股东权利,有效防范股东承担连带责任风险。
二是优化分公司治理。在广西柳州柳江供电局等分公司探索党委和经理层人员高度重叠背景下,通过合并党委会和总办会审批流程、议案材料、汇报和讨论等方式,简化党委前置研究通过后总办会决策程序,提升决策效率。广西电网下属的电力科学研究院持续完善科研主体治理体系,党委与经理层同向发力,自主研发“非侵入式芯片化电气量传感器”等2项专利荣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三是优化子公司治理。落实《公司法》新要求,以广西南宁良庆、柳州融水供电公司等设一名董事子公司为试点,创设“固定+动态”的董事专题会议机制(董事、总经理固定、分管领导动态参会),区分事项重要性、复杂性实施分类行权,推动董事行权更加灵活高效。对规模小、决策事项少的企业,探索“子公司按分局管理”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通过企业间授权将非法定事项授权上级管理单位代为履行决策程序。研究一名董事公司取消监事会后监督机制,畅通内部审计机构向股东报告通道,通过“常设+特邀”董事专题会观察员及季度联席会机制强化股东监督。广西电网与地方电网融合后接收的34家县级子公司,均由董事会改设一名董事,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接收6年来电网投资累计超过393亿元,有力支撑31个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220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有电用”。

图2 投运广西电网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四)以数字赋能为“擎”,支撑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升级
主动推进“AI+”智慧决策,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以数智化赋能治理现代化。
一是聚焦治理管理数智化,构建“智慧治理平台”。开发治理文件、董事会运行、外部董事履职在线管理系统,构建治理知识库,打造上下贯通的“智慧治理平台”。
二是聚焦议案管理数智化,搭建穿透式监管系统。围绕决策前中后环节搭建决策会议、议案上报、督查督办三个系统,推动议案起草、会签、法律审核、督办全程在线运转,有效提升运转效率。
三是聚焦决策风控数智化,打造数字化工具矩阵。依托数智技术将合规要求等嵌入业务流程,研发小懂秘书智能助手、权责清单智能识别助手、议题监控机器人等程序,推动应上会事项智能提醒、上会依据智能问答、议案内容智能审核、议案执行智能跟踪,以“IT+流程+AI”赋能风险管控。
工作成效
一是改革成效显著。通过积极打造现代企业治理“广西电网实践”,广西电网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切实加强董事会建设,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治理型行权机制落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公司治理实现从“有”到“优”的深刻转变。
二是引领优势凸显。广西电网近年来2次高分通过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董事会建设考核,2次获全国电力企业合规成果特等奖,2次获评南方电网优秀董事会,7个治理案例入选南方电网优秀改革案例,公司治理经验获人民日报、国资委媒体刊发专题报道,有关央企、地方国企前来交流治理经验,治理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是治理效能卓著。发布行业首个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完成全国首例跨经营区点对点绿电交易,连续12年在广西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排名中蝉联第一,连续14次被评为“广西优秀企业”,列“2024广西企业100强”第2位,定点帮扶工作获自治区考核评价七连“好”,有力推动南方电网在广西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推广价值
广西电网准确把握世界一流企业核心要义,立足自身治理特点,结合所属不同治理结构分子公司治理现状,以“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制度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强化支撑保障、提升治理效能”为方向,差异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不同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先进经验,为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持续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刘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