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北省国资委所属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09
基本情况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秦港股份)成立于2008年,是河北港口集团控股子公司,河北省首家布局A+H股双资本平台的国有企业。秦港股份下辖秦皇岛港区、唐山曹妃甸港区、沧州黄骅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73个,经营货类主要包括煤炭、金属矿石、油品及液体化工、集装箱及其他杂货等,年设计通过能力4.1亿吨。旗下秦皇岛港区开埠于1898年,一直从事煤炭运输,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年煤炭运输量在1.7亿吨左右,累计向南方输送电煤55亿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该港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毗邻避暑圣地北戴河,港口环保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秦港股份将社会责任深入嵌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美好生活使命任务,以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开辟了一条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4年完成吞吐量4亿吨,同比增长5.6%,刷新同口径历史记录。实现利润总额25.4亿元,同比增加3.37亿元,增幅为15.3%。先后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北企业质量管理40年功勋企业、河北省国资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典型做法
秦港股份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干散货港口企业目标不动摇,持续推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全面加快智慧、绿色、高效、平安“四型”港口建设,打造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和全省首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百年煤炭老港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
(一)坚持对标一流,高点规划
秦港股份秉持理念先行、规划引领、完善提升的总体思路,不断创造并释放绿色港口创建价值,持续推动港口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学细悟形成“绿色共识”。秦港股份党委着力从时代背景、理论价值、实践伟力、世界意义等方面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拉高标杆制定“绿色规划”。瞄准世界一流标准,制定出台《世界一流干散货港口企业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五星级”绿色港区创建方案》,社会责任深入嵌入到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天蓝、地绿、水清、气净、港美”为总目标,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港口绿色发展水平,塑造港口新形象、打造港口新品位,展示秦皇岛港历史与现代交融、港口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综合贸易大港良好形象的发展方向。
三是以旅塑港提升“绿色内涵”。以西港开埠地为核心,以专业化能源码头和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为两翼,打造“一核两翼”景观格局,建设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将百年秦港的历史人文与“大船、大机、大吞、大吐”的大港口恢弘气势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港口发展内涵。

图1 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开埠地景观
(二)坚持科技赋能,系统施治
秦港股份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搭建起“智慧环保管控平台”,全要素感知、全流程控制、全区域监管,形成治尘、治气、治水、能耗管控一张网,实现“监测—预警—治理—监测”闭环管理。
一是科学治尘降尘。首创气溶胶激光雷达粉尘遥感监测技术,实现精准污染管控。研究制定卸车“五步抑尘法”,港区建成“翻、堆、取、装”全生产过程粉尘防治体系。首创冬季洒水“四大法宝”,在环渤海各港口率先实现冬季低温湿式除尘。国内首家使用走航数据检查、考核道路抑尘港口,实现路面“以克论净”。应用湿润剂、结壳剂探索抑尘补充手段,构筑起全流程、全时段、全量化、全智能的粉尘防治坚实防线。
二是大力减排降碳。首创卸车、装船工艺节能三大技术,节电率达8%以上,年节电量约554万千瓦时。优化港作运输设备能源结构,2023年新引进50辆新能源重卡,港作车辆新能源使用占比23.45%。上线国内首台退役机车再造的新能源机车,建设渤海湾首艘新能源混动拖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57吨。利用5万㎡屋顶和3280m铁路沿线建设光伏,装机容量约12兆瓦,年发电量约1400万度,2024年购入绿电约2.2亿度,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0%。

图2 渤海湾首艘新能源混动拖轮
三是创新雨水处置。利用15万㎡矿石堆场改造储水沉淀池,有效解决煤炭堆场雨季收集难题,可用于港区喷洒降尘和绿化浇灌,实现港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真正做到港区污水“零”排海。首创自主航行垃圾收集船,海域清捞智慧化。秦皇岛港区连续8年近岸海水水质达到一类标准,远优于功能区海洋港口水域四类标准要求。
(三)坚持“双创”并进,提档升级
在完成“五星级”绿色港区创建之后,秦港股份又秉持“港区即景区”的工作思路,建设美好生活,同步推进A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图3 矿石堆场储水沉淀池
一是突出“历史记忆”。景区重点打造了“秦港印象”文化长堤、煤五期口袋公园及观海平台、矿石堆场储水沉淀池及休闲广场。以实施绿地新建及绿化提升改造、环保志愿行动、修旧利废等方式,将口袋公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港区绿化建设之中,提升绿地功能及港区绿化美化效果。
二是突出“为港服务”。最新建成的集研发、共享、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秦港股份“三合一”创新工作室,从党建创新、职工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全面展示“绿色、智慧、高效、平安”四 型港口建设理念和创新成果,搭建起了凝聚职工力量、开展创新实践的优质平台,已经成为秦港股份展示企业形象的全新名片和助力引擎。
三是突出“共建共享”。以“‘智’造港口,‘绿’见未来”为主题,创新开展秦皇岛港市民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和社会团体走进秦皇岛港,感受百年港口雄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港口恢弘气势,亲身体验港口工业蝶变之美,叫响了“良港+美景”工业文旅新品牌。
工作成效
一是港口行业影响力加速攀升。2023年10月24日,经中国港口协会专家组综合评议,秦皇岛港煤三、四、五期码头以97.17的高分通过评审,成功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五星级”绿色港区现场评审的企业,秦港股份所属曹妃甸煤炭公司、曹妃甸实业公司已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沧州矿石公司已通过“四星级”绿色港口现场评审,秦港股份将实现专业化码头“四星级”以上绿色港口全覆盖,领跑全国港口行业。2024年,承载着126年工业底蕴的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凭借“工业风、港口范、时尚感”的独特魅力,顺利通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评定,正式跻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成为打造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典范。同年,秦皇岛港湾区获评国家第三批“美丽海湾”。
二是智慧化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港口自主研发的“京津冀协同下的‘一键通’大宗干散货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等6项科技成果被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天候环保散货抑尘漏斗系统技术研究”等8项科技成果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秦皇岛港绿色低碳码头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一件件科研项目从“小而散”向“系统性、全面性”转变,一大批现场作业装备智能化、生产运营数字化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秦港股份通过价值创造行动赋能港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现场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堆场周转率提高10%,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先后获评中国证券报“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2024)”等荣誉称号,连续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3ESG报告获评中交企协“2023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卓越报告”,社会责任案例获评“2024年度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卓越案例”。
推广价值
秦港股份聚焦“向绿而行”,开创性探索了港口绿色转型新途径,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通过秦港股份一系列的探索和突破,既巩固了其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生态引领地位,更以“绿色港口集群”模式为全球港口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聚焦“和谐共生”,创新性首创了港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出了围绕秦皇岛国际旅游城市、秦皇岛港国际旅游港定位,依托秦皇岛港坐拥主城区核心岸线、地域开阔、历史悠久等优势,塑造了港口新形象、打造了港口新品位,为促进港城融合发展树立了全新典范。
【责任编辑:刘贺洋】